2002年,可谓是数码市场的一个大变局,这个市场涌进来更多的厂商:联想,方正,清华同方,爱国者,三星,索尼,松下,惠普,戴尔等,硝烟还未散尽,一场关于2003的数码市场控制权的争夺已经开始,回首2002年数码市场变局,我们看到了些许2003年的痕迹……
市场规模
2002年,可以说是数码产品带动了整体市场的复苏。除了各种数码的产品层出不穷外,“数码应用”新概念的推出同时也带来了传统PC市场的增长,
强大的市场需求带动着全球数码产业迅速发展,不管是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能够感受到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
以数码相机为例,1997年至今,国内数码相机的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保持了年平均5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根据IDC数据2001 年全球数码相机销售量为1840万台,预计2005年销售量将增至4200万台,中国市场则将达到525万台。去年中国市场的数码相机销售量已经达到18.5万台,虽然与184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相比尚且微不足道,但比起1997年1.95万台的销售数量,增长的速度已呈倍数增长。
MP3播放器,据IDC数据统计2000年全球出货量已达350万台,预计2005年全球销售量将增至1570万台,中国市场预计2005年销售量将达600万台,年均增长率70%。
与一年来相对增长缓慢的IT市场相比,目前中国数码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业界权威资料的数据分析,在数码领域,以销量计2001年--2005年的产品复合增长率,PC是20%左右,而数码相机和MP3则分别为76%、91%,数码产品显示出强劲的流行发展趋势。
趋势一:家庭化
尽管数码产品已经开始走入大众的生活,但是困扰数码产品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多数数码产品仍然局限在部分时尚人群手中,并没有真正走入普通家庭中,目前中国城市家庭拥有数码相机的比例只有0.83%,而2003年无疑会是数码产品家庭化的重要一年。
困扰数码产品家庭化的重要原因是数码产品复杂的应用以MP3数码听为例,音乐播放效果跟CD随身听没有特别的优势,还没有方便的下载音乐的方式。由于缺乏人性化的设计无形中影响了那些不谙电脑使用的人进入数码消费领域,用户除了需要有支付能力之外,还需要应付数码产品复杂的操作。
随着用户对数码产品认知度的逐渐提高,未来的设计趋势是更加人性化,产品的易用性将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如何改善目前数码产品复杂的操作,使得产品更加人性化也是厂商急需解决的。在产品的细节上下功夫,注重用户细节的把控,使得数码产品真正实现从贵族到大众的转变。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数码产品复杂的操作也被厂商设计得更加人性化,用户使用的门槛正在逐渐降低,这显然为数码产品走入普通家庭用户扫清了障碍。
另外一方面,时尚人群的购买能力在2002年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而2003厂商的目标也开始瞄准家用市场,因此2003年的数码产品的家用化无疑是大势所趋。
趋势二:实用化
很多用户在购买完数码产品后,使用过一两次之后就束之高阁。多数用户基本上只使用数码产品的一两项功能,其它功能往往由于用处不大,用户的投资买回来一大堆没用的功能数码产品的实用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问题?
数码时代的市场趋势必将以“应用”而不是“产品”为主题。对于数码厂商而言,应充分发挥在面向本地市场的研发投入、渠道搭建、本土化服务、灵活的市场反应等方面的优势,谁能最先推出简易、实用的技术应用,在产品化和本地化等方面占有优势,在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谁就能获得这一市场的先机,最实用的产品也就是最成功的产品。
趋势三:增值化
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数码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是趋势之一,人们购买任何一款产品时,价格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厂商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开始生产设计低价位产品,而这些低价产品对于那些对单一功能要求高的用户确实是个福音;而另外一方面在单一功能的产品方面随着厂商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厂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用户购买任何一款产品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带来的价值,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产品给他带来的体验和服务,因此追逐产品之外的价值就成了各厂商的新的追求。而随着各种技术的成熟在技术上这一切都已经不成为问题,
厂商开始追求高利润空间的数码产品,而附加于单一功能产品之上的其它功能或者增值服务无疑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最佳方法,而这也是展现不同厂商实力的最佳战场,另外用户对于高价值的具有附加服务的数码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在改变。具有数码相机和MP3功能的Sony NX70V Palm OS掌上电脑、具有数码相机的“彩信”手机Nokia 7650、具有Mp3功能的数码相机富士等各种各样的多功能数码产品正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
趋势四:市场细分
2002年也可以说是整体数码市场的哺育期,产品偏单一,不少厂商也是刚刚进入,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厂商开始关注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的用户群体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尽管同一类数码产品,不同的用户的需要也不一样。数码相机,有的用户关注的是价值,有的用户关注的是成像质量,有的用户关注的是重量和体积等等。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不一定大而全,简单实用的产品更能赢得用户的喜爱。
因此,整体2003年的数码市场将会被各厂商划分得更细,中端与低端和高端之分,专业和家用之分、时尚与实用之分、商务人士与普通人群之分,不同厂商都可以展现自身得实力。市场细分之后,厂商可以在产品上做更多的文章去迎合特定人群的需求,而这样的“量身定做”的产品当然会得到用户的青睐。
趋势五:中外品牌各领风骚
和整体市场一样,数码市场上同样有一场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之间的较量,但目前来看,双方现在更多的是“和平共处”,而不是拼个你死我活。或许是其它市场的争斗让他们看到了这种拼杀并没有多少好处,也或许是目前还来不及去拼杀,在其它市场屡见不鲜的价格战在数码市场并不多见。
正如前面所说,数码市场细分之后给不同的厂商带来了机会,同时整体市场规模足够大,竞争不如PC市场激烈,因此,双方能够更好的相处。国外品牌由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在高端产品和技术出口上具有优势,而国产品牌的本地化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家庭市场上能够更好的把握用户的需求,双方共同搭建起一个产业链。而在2003年,这种状况依然会继续保持,国外品牌监守高端,国产品牌则盯住低端市场的蛋糕,当然双方肯定会有一定的融合和冲突,但在2003年这种趋势不会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