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 | 行情 | 评测 | 调研 | 数码导购 | DIY | 专题 | 报价 | 论坛 | 二手 | 下载 | 博客 | 商城 | 拍卖 | 网址 | 分类
消费数码 手机 数码相机 MP3 MP4 数字家庭 硬 件 CPU 内存/硬盘 主板 显卡 音箱 机箱/散热器 光磁 显示器 游戏库 电影 音乐 小游戏
电 脑 笔记本 电脑 服务器 办公外设 打印机/耗材 键盘/鼠标/摄像头 投影机 企 业 中小企业 网络设备 方案 安全 克丽发现
产 品 价格查询 产品大全 排行榜 术语 产品论坛 图搜 厂商 经销商 商家库 商情快报 商城 活 动 PC采购攻略 模拟攒机 DELL直销店
新闻 行情 评测 使用技巧 样片分析 狂折猛降 超值产品 选机中心 论坛
DC DV 数码配件 二手器材 DC产品库 DC报价库 DV产品库 DV报价库 模特 摄影师
数码相机厂商专区:
奥林巴斯柯达尼康富士卡西欧理光三星佳能中恒爱国者
更多厂商>>
  ZOL首页 > 数码影像 > 评测             查看全部评测文章

佳能PowerShot A80详尽评测

类型:转载 作者:lvyz 日期:2003-10-31 11:22:15




    凡是熟悉PCHOME数码评测室对过往几款CANON佳能公司产品评测文章的朋友,难免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PCHOME是不是和佳能不和?为什么对G3、G5、S45这类产品的评测往往负面意见提的相当尖锐和直接?

    其实,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于目前数码相机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企业(无论是消费级别市场还是专业级别DSLR市场)佳能公司的产品,我们每个人和其他PCHOME网友、俱乐部会员一样相当的喜爱与欣赏。也正是如此,我们对佳能产品人所共知的一些优点,比如画质、操作性不愿再多做宣扬,而是将目光注意到一些原本人们不太注意的部分上去。毕竟再强的产品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我们在文章中指出CANON产品的某些依然存在的小缺憾,正是为了把一个真正的佳能形象提供给网友们,让他们在选购DC产品时能不为“名牌”所倾倒,理智、冷静的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数码相机产品。

    在日本佳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定价不顾江湖道义”(某DC大厂中国负责人语)的300D在市场上迅速推开的同时,CANON入门级别的A系列中的1款新品——也同时浮出水面。

    与以往A系列的产品宣传不同,尽管在日本同样有比较大幅度的宣传介绍,但在中国市场,似乎佳能中国自己已经忘记了这款产品的存在。虽然在日本A80几乎与300D同时公布,但在佳能中国的产品发布会上我们只看到了对300D的宣传,至于A80竟然是只字不提。

    不但如此,本机的相关资料也没有能够及时上到佳能中国的官方网页上,直到最近CANON.COM.CN才悄悄的把A80发布的消息与产品主要特性介绍放出来。由此看来,至少在中国,A80已经完全被300D的巨大光辉所掩盖了。


    事实上对于并不富裕的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的确未必真的有很多人能考虑进入DSLR阶段,即使是机身价格出奇低廉的300D,今后在它身上还要投资为数不小的镜头费用。相反的,由于A系列产品一直以其不高的定价、出色的画面品质和操作性能而受到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的欢迎。从早期的A40,到真正的低端杀手A60/70,CANON的A系列完成了从傻瓜机到全手动控制相机的转变,同时也进一步拉拢了口袋并不充裕的消费者们。

    从早先流传出来的资料来看,A80的产品特性相当令人振奋。本机据说拥有400万象素,也许是全金属机身,三或者四倍的光学变焦镜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消息分别是:A80拥有和佳能高端G系列一样的旋转LCD屏幕;A80将是A系列中的最后一款终结产品,今后再也不会有新的A系列DC出现了!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明确的了解到A80的详细情况了:它的确拥有一块旋转LCD取景器、性能也于传说的相近(当然也有出入)。至于是否是A系列的最后的一款产品,至今还没有定论。不过据说这个消息已经得到了佳能方面朋友的赞同,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感谢上海忠忠数码港能够及时为我们送来A80最终的市场销售版本的测试样机,使得我们曾一度因故停滞下来的评测工作得到继续开展和圆满完成。同时,也正由于忠忠送来的市场销售版本A80,让我们有机会不再需要通过工程样机来猜测其与最终上市的相机会有哪些差异了。我们今天评测中的A80,应该与广大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A80相机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眼前这个不大的包装盒就是佳能A80的栖身之地。A80的包装显然还是延续了经典的CANON POWERSHOT系列产品包装,一边是花里胡哨的数码影象集合,一边是产品照片和相关特性介绍文字。整个包装盒给我们的感觉要比G系列的包装小了不少,但整体效果依然非常不错——的确不愧是一线大厂的产品!

    打开包装以后,我们首先可以看到A80的产品使用说明书。CANON并不习惯KODAK的那种详细说明书全部放在CD光盘里,外面只有薄薄几页简单操作说明的做法,这本开面不大的说明书实在是厚的出奇——简直象半本字典。

    其他的纸张配件包括CANON软件入门指南、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一大堆东西。这里就不在一一尽属。目前CANON在国内的水货并不十分猖獗,一般用户只要看到包装里有这样正规的简体中文纸件基本就能放心购买的肯定是A80行货了。

    其他配件包括相机驱动光盘、CAMERA SUITE专用软件、USB连接线、视频输出线、手腕挂绳等。由于CANON的一贯作风,包装里当然不会包括相机外包或者头颈挂绳这一类配件——这些佳能原装配件可真不算便宜!

    本机附带了32MB的CF卡,另外还有四节不可充的AA电池供用户在验收相机时候使用,其他也就再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东西了。从配件方面来看,A80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反正佳能也从来没有在这些方面给我们过什么惊喜。

 

    取出主机后的第一感觉——这是一台缩小版本的G3。尽管A80的外观造型其实和G3颇有些差距,和前作A70倒是非常相似,但由于A80的产品清冷的配色与A70那种活泼时尚的风格(有嫩黄色手柄版本的A70)有很大差异,因此反而与同色系的G3颇有几分神似。

    我们把A80与一位同事随身携带的富士S602相机摆放在一起作对比,可以看出A80的确是一款相当小巧的相机。尽管不能算作迷你类相机,但至少这样的体积是相当便于用户携带的。

    我们对A80的外观工艺表示满意。很可能是因为色彩涂装的关系,尽管依然不能掩饰自己的塑料材质本色,但A80给我们的感觉的确已经很接近G3的外观风格——至少不会有A60/70这样强烈的塑料玩具感。本机外壳的一些细节部分都作的相当不错,比如机身的合缝显得相当严密、拨盘按键无论造型和手感都比较出色,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低端产品的感觉。我们也对A80拿在手中的感觉表示满意,毕竟从A系列发布到今天已经积累如此多的经验,A80的手感好也是自然的。

    相机正面布局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完全是标准的A系列风格,与前作A70几乎没有差异。不过,在A80镜头旁边,有一个锃亮的金属保护环。这是为A80方便加装转接环而设计的,金属材质也更加耐磨损(当然在视觉效果上也更加出色)。在镜头的左下角也有类似G3的转接环开关按键。

    由于A80采用了CANON那块过于经典的1/1。8英寸四百万象素CCD,A80的镜头规格也比前作有了小小的改动。焦距从35MM提升到38-114mm,可以说比前作稍稍牺牲了一些广角。该镜头的光圈依然是老样子,F/2.8/8.0(W), F/4.9/8.0(T)的光圈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要了。

    机身顶部的设计也比较传统,与A70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也许只是扬声器孔与开机指示灯的形状有了些许改变而已。不过,值得注意的变化还是有的,关键是在于A80的机顶拨盘要比A70显得更加密集。除了两者都有的光圈/快门优先、全手动、全自动、情景模式外,A80还首次在A系列相机上提供了过去只有高端产品才有的C1、C2用户自定义设置选项。用户可以把自己日常拍摄的常用参数通过菜单存储在C1、C2中,拍摄时不必再一一个作调整,直接拨到这一挡就能快速应用了。该功能对喜爱摄影的朋友的确相当有用。

    毫无疑问,机背部分方面的变化是A80与前面任何一款A系列相机最大不同之处所在。

    除了在按键形状、布局方面有一定不同外,最明显的差异毫无疑问在于A80拥有了过去只有在G系列上才使用的270度旋转LCD取景屏幕。也正是由于有了这块屏幕,使得A80的机背好象突然显得复杂起来,至少在视觉上比按键少到有些可怜的A70实在好上太多。

    拥有旋转LCD屏幕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试想当你要拍摄人堆后面发生的某些突发事件现场却怎么也挤不进去找不到好的拍摄角度时,或者要拍摄靠近地面的一朵小花的微距照片却发现蹲下爬起真的很吃力的时候,或者是当你为相机在自拍时不能有效控制取景效果而烦恼的时候。。。当然,有网友还会为我们补充到,当你准备偷拍身边的PLMM时。。。

    是的,这个时候拥有可旋转的取景器实在是太方便了。过去我们羡慕有钱购买G系列或者NIKON 5XXX系列的朋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这块小小的屏幕,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不再有这样的遗憾了。

    CANON并不打算让A80对高端G系列的销售产生什么样的威胁,因此A80上最应该受到好评的这块旋转LCD屏幕却也是最受人诟病之所在。我们并不介意这块LCD只有区区1.5英寸面积,我们也不介意这块旋转LCD的做工似乎与机身有点差异,我们介意的是它的显示效果。

    有朋友在网络上惊奇的疑问为什么美国CANON站上的A80显示屏分辨率为11万象素,而国内销售版本只有6.7万象素?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没有这样的区别——美国A80同样也是67K象素的LCD屏幕。美国官方站原先的数据是错误的,现在已经得到了更正,原文连接在此。而在1.5寸屏幕上,这样象素的画面品质也相当不错,并没有分辨率不足的感觉。

    问题是这块LCD屏幕的可视角度实在是太小了。用户只要稍微稍微向侧面改变一下观察角度,这块LCD的画面立即变的暗淡无比,不但画面色彩难以正确分析,甚至连显示的是什么内容也有些叫人吃不准了。不过由于该屏幕可以自由旋转,这个问题也许还可以手动解决。

    但是,A80的这块屏幕在日光下的表现也不能叫人满意,稍微直射一点的阳光就可以让A80的这块屏幕的画面变的难以观看,几乎是黑乎乎的一片。而G系列产品的LCD屏幕就不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A80的一个巨大遗憾!

    机背的其他按键的布局都不错,四方向键的手感很好,大而轻巧的键盘按下去相当舒适。不过,我们发现A80的拍摄/回放滑块做的比较紧了一点,而且面积也显得比较小,用户初上手的时候也许会感觉不太适应。

    我们来看一下A80机身的其他部分。相机两边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部分,左侧面是AV输出口和USB连接口,这一点不用多说;右侧是CF卡插曹位置。很遗憾,厂商总喜欢在机身上贴些花花绿绿的标签来写名产品的主要特性,A80也未能免俗——手快的朋友恐怕付完钱就要动手撕标签了——的确影响机身形象。

    不过,且慢!A80的标签上终于出现了PICTBRIDGE的绿色标志,这也是CANON的第一款支持该直接打印协议的数码相机产品。两点一线,脱离PC就可以方便的打印照片。在民用级别,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片相机恐怕真是大势所趋。

    除了IXUS 2,佳能一直坚持在相机上使用价廉物美的CF卡。尽管体积大了一点,但对于A80这样的产品,CF依然是最好的选择。很遗憾,显然也是为了拉开与高段产品在性能上的差距,A80的存储卡槽只支持CF1型卡,大容量的2型卡与小硬盘是不能使用在A80上的。不过对于一款400万象素的民用级别DC来说,配备一块600元不到的256MBCF卡也就足够足够了。

    不管怎么样AA电池实在是A80最好的伙伴,不过网络上有朋友说使用A80开LCD情况下,4节AA碱性电池竟然能拍摄300张照片,这真让我们感觉匪夷所思!事实上,碱性电池是无法应对DC大电流需求的,采用镍氢电池才能满足A80的需要。

    我们的四节满充AA电池连续拍摄了120张照片(开LCD,不开闪光灯),相机没有报告电力问题。这个成绩应该已经很理想了,普通用户配备两组电池足够满足日常拍摄需要了。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A80的菜单设计。与其他厂商特地要为菜单做汉化的做法不同,CANON产品在设计时候就直接带有12国语言,用户只要方便的选择汉语就而已了。

    以下是A80的各种常规拍摄模式/情景模式下的菜单表现,比较特殊的是CANON自有的全景拼接模式。本机据说一共有14种拍摄模式可以供用户选择,但其中大部分是供初学者使用的情景拍摄模式或者全自动模式,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只要有P、TV、AV、M就足够了。

    以下是按下SET键后出现的菜单画面。可以看到相关的设计风格与佳能其他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当然谈不上什么时尚美观,CANON也从来不在这方面有什么特长,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简单、直白、明了的菜单菜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在拍摄模式下,按下FUNC键后出现的菜单画面。值得注意的是佳能ISO 50据说并非是真正的ISO 50,而是一种含有一定水分的标注方式,其实际效果大致接近其他品牌的ISO 70-80。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佳能产品的画面细腻程度是人所共知的,在下一部分里我们会做详细的解说。

    我们来实际感受一下A80在拍摄时候的感觉吧。以下照片全部都可以点击放大观看原图。照片全部采用ISO 50感光度、自动白平衡设置、中等压缩比(精细),其他设置也全部采用默认。照片基本以AV光圈优先模式拍摄,部分照片采用TV或者P模式拍摄。

    对于第一次使用旋转LCD的朋友来说,开头可能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久一点就能发现使用上的方便了。比如这样的建筑照片,用户根本不用顶着太阳抬头取景。

    A80在日光下的对焦速度还是可以令人满意的,而全新的9点对焦系统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准确——至少在我们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对焦缓慢(暗处或者微距)的现象,但是的确没有出现过对焦不准的问题。另外,有网友反映在长焦段下,A80对焦速度缓慢,但我们的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上下两张照片分别使用F8。0小光圈和F2。8大光圈拍摄,我们发现类似A80这样的消费级别DC在最小光圈时候不会得到最好的画面品质,成象质量的确不如更大一些光圈的拍摄效果。考虑到DC的景深本来就很大,如果不是对景深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用户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最小光圈来拍摄风景照片。

    有趣的是本机在小光圈时,画面会有漂亮的6角星光效果,这应该会让不少朋友感到高兴。

    其实对于A80的画面品质没有什么好怀疑的——的确非常出色。至少在同级别的四百万数码相机产品中,A80的画质表现的确可以排在非常前面。无论是照片的色彩、细节还原、颗粒感都的确令人满意。此外,我们曾经说过,A60/70给用户的感觉是画面相当纯净,但这样的纯净是依靠相机内的算法,牺牲了部分画面细节而得来的。A80的样张完全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在画面风格取向上更加接近G或者S系列产品的风格,尽管依然有细小的颗粒感觉,但的确保留了更多画面细节。

    在广角端上,A80依然出现了一定的畸变效果,但依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中焦段的画面细节保留充分,尽管高光部分画面细节受到损失,但包括墙面、地面以及车身上的一些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还原。也许我们会认为A80的画面品质与G系列产品相比依然有所差距,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A80与G3这样画质极其出色相机相比也并没有落后太多。

    这应该是A80使用的那块1/1.8寸CCD的功劳,但A80的镜头质素在这方面则起了一定的反作用。

    A80的微距性能显得一般(5-6CM),而且用户所反映的对焦速度缓慢的问题的确有所出现。不过我们必须指出,A80的微距对焦速度比G3/5还是要快上一些,大概是普通焦距AF的1.5-2倍时间。由于拍摄微距照片一般对速度没有太大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这个速度尽管是一个缺陷,但并不会给A80用户带来太大的影响。

    我们再次认为9点对焦系统实在是太出色了——至少对于一款中低端消费级别数码相机而言,能具备这样的功能实在是令人惊喜。在使用A80时,我们第一次感觉对焦准确度不再是令人担心的问题的。

    我们特别关注了A80对于下面这样强烈日光下的花草的色彩表现。很高兴,A80没有让我们失望,色彩还原的确非常准确。另外,我们一直认为CANON产品的色彩除了能保证正确外,同时也相对比较鲜艳,A80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质。

    对于室内的照片拍摄,我们对A80的表现提出三点意见:

    首先是即使采用了同样的感光度,不过与G3相比,A80在室内光线下的照片中颗粒感觉有所增加。不过这样的颗粒感觉并非影响画面品质的杂色颗粒,总体画面效果依然显得相当不错。

    第二点是对于A80的测光系统以及自动白平衡系统出色表现的肯定。由于有DIGIC芯片的出现,CANON几款新相机在测光准确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已经很难在日常拍摄中看到曝光不足过者严重过度的照片。另外本机白平衡相当准确,尽管港汇广场中庭光线复杂,但A80的照片基本还原了现场的真实色彩。

    第三,我们认为A80的紫变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大光圈下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光照下紫边问题还是可以察觉的到的。不光是这两张室内照片,即使是前文中的建筑照片里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紫边。

    我们试图尝试利用较小光圈来减少紫边现象,A80在F5.6这样的小光圈下依然有一定的紫边存在,但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消除。

    最后我们这里有一张使用A80的TV档次拍摄的1/2000S的喷泉照片。由于快门速度过高,原图曝光显得不足,我们使用ACDSEE稍微提高了一点GAMMA(不改动对比度和亮度)。画面中暗部显得很纯净,没有什么杂色、颗粒感觉出现。

    很明显,这是目前中低端数码相机产品中性能最强悍的产品之一。作为A系列的最新代表作,A80集合了相当出色的机身特性(除了LCD屏幕显示效果令人失望),非常出色的画面品质,那么它一定还应该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价格。

    不过佳能产品在国内似乎从来没有性价比突出的口碑,相反,G3和G5都曾经因为其高昂的销售价格被我们批评过。我们事先翻阅了一些国外同行对A80的评测报告,似乎都对A80的性价比表示满意。但是,根据我们得到的A80价格,该产品并不是某些朋友所说的“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根据忠忠数码港提供的价格来看,目前第一批登陆上海的A80销售价格为3500元左右。这个价格还是显得高了一些,毕竟同样全手动、金属外壳的五百万象素F300也不过这个价格。当然,作为一线大厂的最新产品,再加上用户期待度很高、实际性能也的确出色,A80的初期售价高一点的确是情由可源。不过我们认为,如果A80的价格能在3200上下应该更符合它A70接班人的身份。

    毫无疑问,即使一直维持3500元的价格线,A80也肯定会在两周左右时间内成为市场上最热卖的数码相机产品。它将会很快的横扫3千元旁轴数码相机市场,除了几款长焦DC外,其他产品恐怕都不得不适当的降低售价以避开A80的分头。佳能从来不会为自己的产品是否有人会买而担心,它唯一要考虑的只是这些产品究竟是“好卖”、“热卖”还是“大卖特卖”。

    尽管依然有LCD显示效果以及紫边稍重的缺陷,但A80在市场销售中取得成功似乎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我们不禁开始想象,如果A80并不是A系列的终结型号,那么未来的A90还将拥有什么样的惊人特性?五百万象素?中灰滤镜?支持CF2/MD?那么这样的产品与G系列还有多少区别呢?也许A系列真的快要走到尽头了。。。

    不用想这么多了,还是让我们先耐心等待传说中的PRO100IS的到来吧!

 







资料来源:pchome
文章字数:7735
相关文章
·[调研中心-图表全库]2004五大主流数码相机品牌关注度对比图(12月30日)
·[数码影像-行情]便宜又好使 卡西欧QV-R系列年末促销(12月29日)
·[今日要闻-厂商速递]买HP相机送多功能一体机,新年聚会“边拍边印”!(12月29日)
·[行情频道-全国行情中心]美能达800万象素A200不足5000元(12月29日)
·[今日要闻-厂商速递]买HP相机送多功能一体机,新年聚会“边拍边印”!(12月29日)
·[数码影像-行情]29日DC:元旦促销火爆 新品老款齐降价(12月29日)
相关经销商
·北京天成数码科技
·北京兴达数码影像
·北京凯利迅科技
·北京华智博信
·北京德卡数码
·凯达致远
相关产品
佳能 EOS-20D
佳能 EOS-20D
佳能 PowerShot A80
佳能 PowerShot A80
佳能 PowerShot A310
佳能 PowerShot A310
佳能 Digital IXUS i5
佳能 Digital IXUS i5
佳能 PowerShot G5
佳能 PowerShot G5
广告AD
照片分类
【原创】小小村落,袅
看我们同学笑多灿烂
快來看下軟件老大哥送
【原创】真实就是力量
【原创】感动:一缕阳
【原创】抓拍!稍纵即逝
美丽的风景!
董家口-城子峪穿越图
新品排行
 DC排行  DV排行
奥林巴斯 E ¥0
尼康 COOLP ¥2250
索尼 DSC-T ¥3680
Pentax Opt ¥1170
明基 DC 34 ¥699
明基 DC C5 ¥1999
明基 DC C6 ¥2799
明基 DC E ¥920
明基 DC E4 ¥2780
拍得丽 TS- ¥1450
降价排行
 DC排行  DV排行
索尼 DSC-T11 ¥3300
索尼 DSC-T33 ¥3680
Pentax Optio X ¥3360
东芝 PDR-T20 ¥1800
东芝 PDR-T30 ¥1880
方正 DCPower 2 ¥599
京瓷 Finecam L ¥2950
京瓷 Finecam L ¥1980
爱国者 A360 ¥1499
京瓷 Finecam S ¥2550
产品关注度排行
 DC排行  DV排行
索尼 DSC-W1 ¥2910
佳能 PowerSh ¥2950
尼康 D70 ¥6000
尼康 COOLPIX ¥2500
索尼 DSC-V1 ¥3650
柯达 DX7590 ¥3540
柯达 DX6490 ¥2830
佳能 EOS 300 ¥7000
佳能 PowerSh ¥2250
佳能 PowerSh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