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间的合作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纵观各大行业厂商之间的合作多的数也数不清楚,其中有“强强联合”的模式,也有“强弱合作”模式,甚至也有“弱弱联合”模式,不管是什么样的组合模式,各大厂商能够走到一起就一定是有利可图,例如一代神器iPhone4S,它的照相传感器来自索尼、处理器是三星代工以及来自高通的基带和产自LG的屏幕等等,当然还有更狠的,谷歌甚至直接贴牌,把生产的重任交给了三星。
·求真理 勿被假象所迷
其实在影像行业也经常有这样的合作,而且这样的合作由来已久,有些大厂商台面上闹得你死我活,其实暗地里还是会卿卿我我,在它们充斥着偏见和敌意的激情过后,我们蓦然回首发现它们各自的新生儿(新款相机)都留着对方的血液,接下来就是大家常见的狗血剧情了,在群众的猜测声中厂商先是保持沉默,然后遮遮掩掩的默认,但就是不肯承认这孩子是死对头的骨肉,留着死对头的血。
看了上面的内容也许你觉得笔者看伦肥皂剧看多了,但是这确确实实就发生在影像厂商身上,它们的关系错综复杂,亦敌亦友难辨真伪,其实大家不用太过于惊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以一己之力很难力挽狂澜,所以只能找一些朋友(或对手)来辅助自己。也许很多网友还在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对它们的关系没有任何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跟随笔者,让我们一起来揭秘相机厂商的互掐真相吧!
2·求共存 抵御市场风险
·求共存 抵御市场风险
共同开发空白市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后起之秀(或者弱者)必须仅仅的团结在一起,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就好比煎饼和油条联合起来对抗KFC,它们一起支了一个摊子,研发了家喻户晓的煎饼果子,也能成就一段早点传奇。
面对强者最直接的出路
索尼与蔡司的合作堪称楷模
索尼起初是做电子消费类产品起家的,它自身其实并不预备强大的光学技术,尤其是镜头方面,但是要做相机没有镜头肯定是不成的,所以从德国找来了老牌光学厂商卡尔.蔡司(Carl Zeiss),两家可以说是合作的亲密无间,蔡司超高的镜头素质如今已经成为了索尼相机的一大卖点,代表作——索尼RX100。
奥巴、松下高调的合作关系
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关系早已街知巷闻,这种关系也被大众们称为M4/3同盟,其实早在2008年8月的时候奥林巴斯和松下就共同宣布推出了M4/3系统(M4/3是Micro 4/3的简称,意为感光元件为4:3 较之传统4/3系统的相机更小,所以称之为micro 4/3。),从不被认同到日渐成熟,进过这几年的努力发展M4/3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总结:
术业有专攻,在强大的厂商也会有自己的技术薄弱点,这事无法否认的事实,当面对存亡的时候合作或许是最直接和最简洁的出路了,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不足,在拉来战友互补一下,从而强大自己,此等生存之道相比大家都会懂的。
3·求合体 弥补自身不足
·求合体 弥补自身不足
此合体并非真合体,其实也是一种让双方收益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只是相比刚才的合作关系,这个更加亲密了。合作双方优势互通,加大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是一个双赢的上策。
能合体的不只有海绵宝宝和阿童木(图片来源于百度)
看富士如何“借尸还魂”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富士S5这款单反相机,用“借尸还魂”来形容富士S5绝对不为过,因为他的前世就是大名鼎鼎的尼康D200,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把D200的机身卖给了富士呢?难道不怕富士S5抢占D200的市场么?这里我们引用一位尼康高层的原话:“那当然是因为我们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至于极大的好处是多少钱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让你一个见过大场面的高层都觉得这是“极大”的好处的话,那么这笔钱一定少不了。
不过好景不长,这样的合作只能帮助富士暂时性的进入数码领域,而且富士龙镜头与尼康完全兼容,无法发挥其优势,富士也潜心钻研复古风潮,最两年也出了几款不错的相机,再加上自己推出的X卡口镜头,也宣告尼康和富士的合作成为了过去式,富士S6恐怕只能出现在梦里了。
关于三星和宾得的短暂蜜月期
三星和宾得在2005年的时候便开始合作研发和换镜头相机,这一行为正好帮助三星打开了单反市场,于是大家发现三星和宾得的单反相似度达到90%,三星GX20和宾得K20D几乎一样。但是最后两家的合作不了了之,三星也就再也没碰过单反市场。
总结:
这种求合体的模式是笔者比较喜欢的,虽然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在,即便是不结盟也不会死掉这条产品线,但是合体后它们可以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性,也就是这样富士挺过了最困难的几年,另外一方面两大厂商这么亲密无间的合作也间接的加速了科技的进步速度。
·求互补 提供独门绝技
关于独门绝技这个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数码影像这种高精度的光学产业,每个公司没点看家本事真的不好意思和别人大招呼,再有就是从技术上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不能说的秘密,在强大的人都有他的弱点,摊煎饼摊的再好和卖灌饼的始终是两个早点流派。
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够谋出路
但是摊煎饼的很想摊灌饼那怎么办?——拿来主义。这个看似臭不要脸的手段不光在当下非常流行,在很久以前前辈们就把这招给用腻了,所以就出现了如之所需,传授独门绝技的是事情。
索尼存储卡已成D4标配
XQD存储卡是CF卡协会与索尼联合发起的新兴产品,存储卡总线基于PCI-Express,目前带宽可以达到500MB/s,甚至超越了不少SSD的水平。首批XQD存储卡也由索尼推出,速度方面标称值为125MB/s,相对目前最快的105MB/s的CF卡也要快了不少。
索尼和尼康近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了,今年尤为突出,在尼康D4的包装盒内就出现了索尼XQD卡和XQD读卡器,这一行为让索尼的产品成为了尼康的标配,两者的合作也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吧。
总结:
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它们会这么傻把自己的技术白白的传授给别人么?在笔者看来现如今的相机厂商没一个是具备雷锋精神的,还是刚才那句话互相使用:“拿来主义”让双方都收益,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啊!
·求包养 纯属无奈之举
求包养并不是很么好词,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干爹和干女儿身上,现如今的相机行业也在上演着一出包养的好戏,但是这种关系在笔者看来纯属无奈之举,并不是某些厂商贪慕虚荣,而是为了生存所以出此下策。
索尼入股奥林巴斯
索尼入股奥林巴斯相信大家都听说这事,索尼投资6.44亿美元成为奥林巴斯第一大股东,还全盘接手了奥巴的影像业务,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奥巴相机这块市场怎么走全要听索尼的。虽然在2011年末奥巴的高层丑闻让企业形象有所受损,但是不能不承认在产品端奥巴这几年还是很给力的,相信索尼也看是看重了这一点,收购当天索尼的股票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4.5%。
猜想:
索尼入股奥巴只有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奥巴和松下原本是亲密的战友(同盟关系),合作多年相安无事大家功能进退,索尼的介入会让这盘棋有个新的走向,这种亲密无间合作是否还会存在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求大腿 到底是谁抱谁
文章开头笔者说过,合作模式不过三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强弱合作”的模式和“弱弱联合”的模式,抱大腿从字面上看一定是个“强弱合作”模式,但是有些厂商的举动让笔者着实摸不清头脑,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到底是谁抱了谁的大腿?
哈苏和索尼联合推出Lunar
在今年Photokina展会上,哈苏又一次让我们震惊,其发布了一款名为Lunar的微单,这款相机一经推出,便引起轩然大波——这东西怎么和NEX7这么像呢。大家其实不用感到多震惊,Lunar的推出也宣布了哈苏和索尼正式合作的开始。
哈苏Lunar和索尼NEX 7怎么看怎么像
哈苏希望借索尼培育出新的摄影爱好者和新市场,值得一提的事,Lunar兼容索尼E和α卡口,这样一来索尼可以借助哈苏之手提升自己的专业形象,然后进入一个更高的领域,这么看来还是一边双赢的生意,但是至于是谁抱了谁的大腿,这就不好说了。
徕卡成就松下迅速崛起
松下相机有今天的市场地位,很大程度是徕卡的功劳,正是徕卡的镜头,才使得松下相机有了它最大的卖点,而徕卡也借助以做电子消费产品见长的松下推出了多款复古韵味十足的数码相机,不管是在功能上还是设计上都很有松下的影子。
松下在和徕卡合作之后,也推出标志性的单反相机 LUMIX L1(上图),L1的推出也标志着松下从消费市场转到专业市场,可惜好景不长,松下最后玩现了,很久没有大动作了。
总结:
谁抱了谁的大腿这事我们还真的不好说,各个相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市场策略,谁成就了谁都不重要,谁更占便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后能达到1+1>2的效果就好。
7·求答案 厂商各寻出路
·求答案 厂商各寻出路
其实影像厂商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从数码相机诞生之日起,互相采购核心组就是件很平常的事儿了,80年前佳能还用过尼康的镜头呢。有些商场出于成本的考虑,即使自己能生产也会采用采购的手段来补货。
近些年索尼最为活跃
近些年影像圈里属索尼的动作最为频繁,先是哈苏然后在入股奥巴成为其伟大股东,将原本的对手变为朋友,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厂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
看了这边文章很多网友会问,为什么没有影像巨头佳能呢?其实对于技术储备丰富、有强大研发能力的一线企业来说,能做到自产自销,暂时不需要大范围的合作,再有就是为了保持品牌的独立性,不过纵观佳能这两年的产品明显放慢了进步的步伐,这会不会是闭门造车的后果呢?
我们不难看出佳能、索尼、尼康影像业三大巨头在走三条不同的路,尼康是有现成的东西自己绝对不废精力去生产;索尼是有机会要寻求合作,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合作;佳能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也不用评判这三种模式的好与坏,对于商人来说能赚钱的就是好事,既然三家厂商都还在各自坚持自己的道路,至少现在看来,三家都是对的。
总结:
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人生总有相遇、打交道的机会,人与人之间谁都有用得着谁的时候,人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得容人处且容人吧。这句中国的古诗词很适用于今日的商战,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不管是双方还是多方的合作,本着互惠互利的态度去经营这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不管它们是朋友还是对手,只要它们能赚到钱又能带动相机产业的科技发展,我们根本不在乎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