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美女 只是车与夜的故事
作为一个ZOL的编辑,汽车相对我们而言从来只是代步的工具,虽然也会有三三两两的人偶尔聚在一起说东说西,但也只是自己购买的抉择或者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点点畅想而已。当一辆来自远方的车辆停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心里的确充满了不安,而这种不安背后却隐藏了我们多年以来对于汽车的梦想,而这辆车的名字就叫做凯迪拉克XTS。
没有美女 只是车与夜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应该叫做汽车动态摄影拍摄手记,不过起个诱惑点的名字才会更有人喜爱不是。ZOL在科技IT领域肯定算是老手了,但是谈到汽车我们必须承认自己还是很嫩的。这一次拍摄的成果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在精美的图片背后路程还是很漫长的,尤其是在室内为了取得一些比较好的取景器效果和空旷的路面我们的工作时间直接被拖到了凌晨3:30分,这也是无奈中的无奈。
为了拍摄后尾灯 车里需要留人长时间踩住刹车 这是我们当时的工作照
而拍摄汽车很多人都会想到用美女做搭配,谁让我们总说香车美女香车美女呢,不过这一次我们只有几个孤独的男人与一辆车共同享受黑夜,不过这种选择并不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模特,更多的是因为模特并不能反应这辆车所内在的那些精神,美女虽然有诱惑,但是更多的只有那些与车无关的东西。
这是笔者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原图比例与现在有些不同 后边会给大家带来详细赏析
在今天这篇文章当中,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一次拍摄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这一次拍摄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点和方法,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汽车摄影(尤其是夜拍)以及汽车文化上的一些东西。
项目参与:高君义、高卓鹏、李博、聂洪峰、商皛 特别鸣谢:司宇 排名不分先后
2车型决定最后风格 美式的硬朗
车型决定最后风格 美式的硬朗
首先我们来说说与汽车本身有关的一些东西,成熟的汽车品牌很大特点就是所有车型都具备一个相对统一的VI设计,比如Audi奥迪现在大嘴型的进气格栅以及贯穿全车的弧线,BMW双肾型格栅以及前部的天使眼灯光,Benz奔驰的标准百叶窗格栅以及抬起的三叉星标志,Jeep吉普的七竖孔以及圆形大灯,而对于Cadillac凯迪拉克来说,那就是刀削斧砍般锐利的线条。
在笔者的印象当中 现行车款的VI设计最早源于2004年的XLR上
虽然这种线条随着时代的演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柔化,但是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汽车品牌,凯迪拉克仍然有着自己绝对特立独行的风格,无论是之前的SRX还是SLS,我们都能从其身上找出与其他品牌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今天看到的XTS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极致的棱角,不过我们仍然能感受到XTS身上所谓的美式硬朗。
面对这样一辆车,我们决定把拍摄的重点放在运动感和力量感上,毕竟硬朗的外观往往会让人更多的联想到与男人有关的东西,相信这点也可以从我们这一次的照片上体现出来。当然拍出这样的效果需要什么样子的设备呢?就请大家听我在下一页中讲解。
3只靠闪光灯 黑夜也有白天的美
只靠闪光灯 黑夜也有白天的美
如何能拍好汽车这肯定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而相信大家会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相机以及镜头上,此次拍摄我们所主要使用的主力相机为佳能5D Mark III三台,当然还包括1D X、1D Mark IV、6D各一台,选择5D Mark III的主要原因是对焦系统较好、高感较好而且重量相对较轻,面对长达8个小时乃至于更长的拍摄环境要比更靠谱的1D X轻松很多倍。
尽可能强化的对焦系统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我们拍摄好的照片
镜头方面我们也尝试了很多产品,包括24-105L、16-35L II、17TS、24L II、35L、50/1.4、100L、70-200/4L、事实上最后用的最多的还是24-105L、16-35L II、70-200/4,剩下的几枚镜头绝大多数都栽在了对焦速度上,还有诸如17TS这种使用过于不便的产品只能在少数安排好的镜头下发挥作用,这样的镜头还是让他更多的放在建筑摄影上吧。至于三脚架什么的,其实关系并不是很大,因为在相对运动当中对于绝对稳定的要求很少见,尽量不要选择操作复杂的多维云台即可。
在黑夜之中要把车辆拍的足够美,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光线,我们这一次拿到手的车辆为幻白,相对来讲对于夜晚的灯光有着很好的反射,但是也会更容易出现反差过高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白色系与彩色系的车辆拍摄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哑光色相比亮色要容易,而且白色漆的高光过曝现象并不是那么严重,所以总的来说我们问题不会太大。
无线引闪控制器可以非常有效的方便我们工作 不过这一次我们只使用了闪光灯内置的控制器
当然了就算问题不大,补光也是必须中的必须,我们这一次使用了4枚佳能580EX II闪光灯,利用闪灯自身的引闪功能来控制。其中的大多数补光用于车辆上部和内部(包括引擎盖、顶部、内饰以及后备箱上部),少数情况下我们也使用了工作车的远光灯对车辆的侧面进行补光,但是在这里笔者一定要告诉大家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一张照片当中所有的补光设备要尽量使用同一型号,除非你压根不介意色温的紊乱对于画面产生的影响(或者你可以从这种紊乱当中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4追车要稳 连拍要狠 对焦要准
追车要稳 连拍要狠 对焦要准
既然是动态拍摄,摄影师自然少不了要处于运动状态当中,那么无外乎有2个办法,1个是让摄影师手中的相机动起来,而另1个就是让摄影师动起来。让相机动起来的办法其实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摄影师边拍边挪,不过这里边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怎么挪?
最常见的动态摄影方法有2种,一种是摄影师身体旋转创造出横向虚化,另一种则是通过变焦创造出径向虚化,不过这2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只适合使用长焦乃至于超长焦镜头,因为一般物体的运动轨迹很难与光轴的倾斜相符,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往往很虚。而后者只能用来拍摄车辆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否则效果会非常奇怪。
在我们今天的照片里边,有一部分是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那么他们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平移!也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相机与车辆沿着相同的轨迹移动。平移可以依靠手臂的动作,也可以加上上半身的移动,这样出来的效果往往更接近真实。
而连拍与对焦这块,使用最高速度的连拍显然是不需要笔者过多赘述的技术点,相信绝大多数朋友也想得到,而对焦方面除非你对于自己的相机有着绝对的自信(比如1D X、D4、5D Mark III、D800配合高扭力马达镜头),否则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手动对焦配合相对小的光圈,由于拍摄地点十分固定,手动对焦往往也具备很高的成功率,就是如果没经验最好先让车在预拍摄地点缓慢的停一下就好了。
5一遍一遍又一遍
一遍一遍又一遍
刚才我们讲的是让相机动起来,而这一页我们要讲让摄影师动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追车拍摄。追车拍摄其实只要保持两辆车速度基本一致即可,而且由于追车拍摄的速度往往较高,拖影和焦外也会比较自然,效果出众自然不必说。不过追车摄影也会面临很多问题,那就是我们该如何拍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诸如SUV、旅行车等可以掀背的车型,摄影师坐在后备箱当中拍摄。
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这么走了一把 结果摄影师差点挂了 可惜后来找到正确姿势没留下一个工作照
坐在后备箱具备着相当的风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后座安全带捆绑摄影师的肩膀或者脚踝,摄影师可以采用后仰坐式或者前趴式(需要后排座椅可以4/6放倒),但是尽可能的放低机位是必须中的必须。当然压低机位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非常困难,实在不行就只能找一些具备上坡环境的地方拍摄了。
这张照片看着简单 但是哪怕是近光灯也会造成明显的眩光 这就对两辆车的距离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全学会了?其实这里边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车辆的速度和行进路径对于画面效果产生的影响,笔者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最少都开了10圈以上,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试驾车手水平的问题,而在于速度,路径与照片效果的配合,以及路面突发情况对于效果的影响。
在这里边笔者首先要非常正式的告诉大家一点,绝不是速度越快一切就越好!而且请一定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这一次的照片很多时候只要20公里/小时的速度就可以打造出足够的效果,当然了有些情况下还是需要相对高的车速(比如80公里/小时),总之速度越高拖影越自然,但是过高的速度会给拍摄带来非常多的麻烦,所以说控制车速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当这一切你都记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了,试驾车手与摄影师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两者配合好了,才能取得最终优秀的照片效果。
6拍摄在瞬间 修片在延续
拍摄在瞬间 修片在延续
相关拍摄的东西,如果简单来讲的话恐怕就只有这么多了,不过工作却远没有从此停止,就算你具备相当的经验,在拍摄过程中也会遇到相当多的不确定性,且不说其他事情,高速运动的物体显然不可能让你轻轻松松的完美构图,忽明忽暗的光线也经常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而照片的后期一般分为以下及部分,首先是对构图的调整(特别要注意对于水平线的调整),毕竟水平线会直接影响到动态的实现程度。调整过构图之后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去掉一些杂光,这里边可能会包含一些黄色以及蓝色的光源,多种白平衡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然如果是白天这些可能会好很多,夜晚就会非常严重了。经过了整体调色之后,稍后需要处理的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地方,车身难免会有一些诸如高光、附加设备等与整体画面不够协调的点,我们需要通过污点修复、修补或者仿制图章等工作处理掉这些小型选区上的东西。
对于车灯等高光部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使用HDR的首发来保证宽容度,如果是动态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RAW文件的高宽容度来收缩,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彻底过曝区域的尺寸,否则就会太过悲剧。调整过细节之后也许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艺术创作的手法来呈现总体效果,当然这一切并非必须,只要根据个人的口味调整即可。总之后期只是手段而不是一切,一定要避免的通过后期来创造过多的事物,尤其是那些为了体现速度感与力量感的背景物,一旦运用不当就会将一张本身还不错的素材彻底的变成科幻中的产品。
7小细节决定大成败
小细节决定大成败
最后来跟大家说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吧,其实很多也是笔者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首先是车身的洁净度,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风沙颇大的城市,就算是刚刚洗好的车,开不了一公里就会沾染满尘土,尤其是处于负压区的车身侧后底部和正后底部很快就会变得肮脏不堪,而且这个问题彻底无解(离开北京是个好主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次开跑前都要清理干净(当然有些照片本身就是为了突出路面适应性,干净了反而没有感觉,不在此讨论之列)。
车窗以及顶部的天窗实际上对于最终效果也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咱们先假设玻璃完全为原装(贴膜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可能性,有机会可以详细讨论一下),侧向玻璃可以带来非常明显的反光效果,如果全部摇下往往会造成车窗部位更加暗一点,对于某些特殊题材的确会有效果。而顶部的天窗打开之后则会直接带亮驾驶舱,至于是不是你想要的就不好说了。
跟车其实也是个很有学问的东西,一般来说控制速度主要由后部的车来实现,当然如果双方都有专门的联络员就方便多了。而且实际上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双车速度一直保持一致,让两辆车以很慢的速度缩小或者增大距离反而容易帮助你拍摄出很好的效果。
当然提到跟车就不得不说一下定速巡航系统了,在跟车动作当中,定速巡航系统的效果基本是0,主要是因为不同车辆的定速巡航系统的反馈机制不同,经常会出现某辆车急加速或者快速落后的情况,所以请各位司机相信自己的脚吧,起码在我们这一次拍摄当中,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总之这些细节非常非常多,我们不足20小时的拍摄路程还不足以发掘出所有的东西,不过如果以后笔者有机会也会和大家尽可能多的分享这方面的拍摄细节,尽量让喜欢拍车的朋友不走冤枉路。
8在这一瞬间世界只为我而静止
在这一瞬间世界只为我而静止
说了那么多拍摄方面的东西,总归要让大家欣赏一下我们这几场拍摄的作品吧,那笔者就不多废话了,喜欢的朋友就请看图为快:
卡迪拉克XTS精美图赏
卡迪拉克XTS精美图赏
笔者也给大家准备了这份图片的下载版本,喜欢的朋友可以留个纪念,至于想要在线观看的朋友我们也准备了一个大图版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跳转观看。
9昨天的你 是否会想到今天的我
昨天的你 是否会想到今天的我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次拍摄凯迪拉克XTS的心得,不得不说在开始工作的前几个小时我们非常的懊恼,明明花费了极大的力气,但是基本没有获得什么好的照片,毕竟车辆的体积相对于传统的人像等等来说过于庞大了,而且大量的亮面反光在拍摄过程中可谓是颇为烦人,花费了我们太多的人力。
试驾车手在关闭ESP的情况下进行侧向急转弯测试 笔者当时就在车里拍摄驾驶室 感觉天旋地转
对于拍摄汽车的摄影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考虑到后期对于效果的影响,汽车作为一个比人类庞大数倍的物体,想要在拍摄之前把所有细节之处全部处理得当绝对是极难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在拍摄过程中预见到那些瑕疵是可以处理掉的,那些是不能处理的。
第一次拍摄没有带着梯子 所以我们非常无奈的采用了背负拍摄的方式
最后笔者还要特别和大家强调一点,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无论你是站在原地拍摄车辆,还是在追车当中拍摄车辆,都需要面对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保证自己的位置是安全的。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出现过不止一次摄影师与车辆擦肩而过的情况,要知道如果试驾车手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也许这位摄影师就扑街了。
到这里文章就结束了,其实在不久之前我还没有想到我们会接触汽车业务,首次做出来难免会有一些笑话,不过今后显然我们一定会涉及越来越多的相关业务,如果有什么愚不可忍的错误,也请各位老师和前辈指正,小子感激不尽。
10佳能 5D Mark III 最新报价详细参数
汽车摄影对我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领域,不过有了这么一次经历,笔者也觉得我们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也愿意和大家分享更多汽车摄影方面的东西。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