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富士最具标志性的无反相机之一,X-T系列旗舰X-T3正式发布。新机再次成功“以下犯上”,超越X-H1成为现在性能指标最强的富士X无反相机。新2610万像素的4代X-Trans传感器带来了画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还为新相机带来了更强的连拍以及更为出众的4K视频拍摄能力。我们就来聊聊这款富士的新品,以及如今的X系统。
换芯 性能封印解除 更高像素更高速度
富士正式推出自己的新旗舰X-T3,新相机延续了X-T系列的外观,而新2610万像素传感器的使用,让新相机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高速度和专业化的视频拍摄能力,更为全能的X-T3无疑成为了富士X系列的新旗舰。而新相机有哪些提升呢?不妨来看看我们的对比图表:
富士X-T3与前代X-T2主要性能参数对比
富士X-T3最重要的更新就是启用了第4代X-Trans CMOS。全新的传感器从2400万像素级提升到2600万像素级。首先是像素,APS-C画幅终于跨过了2400万像素这个坎,迎来了近7年来的第一次机身有效分辨率提升。要知道,7年时间,全画幅已经从2400万像素飙升到如今主流高像素机型拥有超过4000万像素的水平。在三星NX系列后,这款新相机多出的200万像素不仅仅是一次像素数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告诉消费者APS-C的高像素化,还未到瓶颈。或许,这个2600万像素也只是一个开始。
APS-C终于迈过了2400万像素,未来,APS-C画幅相机在画质上的表现可期
经过4代的发展,富士X-Trans CMOS也从一代的1200万像素,提升到如今的2600万像素。富士X-Trans的不断升级,让富士也不再只是当初的高颜值。性能,成为富士越来越多可以引以为傲的产品特性。低感光度的向下扩展,无疑对提升低感画质会有更多帮助。从ISO 200下探到ISO 160,不只是像素增加,对X-T3我们还会有宽容度上更多的期待。
而新传感器对于富士也有更多意义,这是富士的第一快BSI背照式CMOS传感器,更高集成度的新传感器拥有更强的高速特性,以满足新相机对视频以及连拍速度的需要。因此,在全域电子快门的帮助下,X-T3才能拥有20fps和1.25x裁切下30fps的高速特性。而这也让全新的X-T3成为继索尼A9后,又一台连拍速度可以达到20fps的高速机。
电子快门下全尺寸20fps+1.25倍裁切30fps的连拍能力展现了高速传感器的优势
当然了,不只是连拍速度的变化。视频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也是X-T3的重要性能升级。X-T3的4K视频规格达到了4K/60p 4:2:0 10bit的规格。这相较于X-T2和X-H1上4K 30p 4:2:0 8bit的性能而言,是一次质的提升。
X-T3的视频规格是相机的一大亮点,4K/60p+最高4:2:2 10bit,无疑将赢得更多专业视频拍摄用户的青睐
30fps提升到60fps,意味着视频的流畅度拥有大幅度增强。这也让X-T3成为APS-C画幅中第一款拥有4K 60p视频拍摄能力的相机。而这也是现在APS-C画幅下视频拍摄性能纸面参数最强的一款。而现有的全画幅微单/无反中,也暂时无出其右。因此,这一性能还是富士相当值得骄傲的一点。
X-T3背后强大的富士龙镜头群(以及专业电影镜头群)让X-T3作为视频拍摄系统更具吸引力
可以说,富士已经成为在相机领域视频性能可以和索尼和松下两家传统视频器材大厂一较高下的新生力军。而得益于基于X系统开发的镜头群,以及富士龙电影镜头的加入。X-T3以及未来的富士无反,必然将赢得越来越多专业视频拍摄团队或是视频拍摄用户的青睐。
富士的X-T3几乎是完全延续了X-T2的外形设计。这一设计其实是从X-T1时代就延续了下来。这种复古的类单反式的造型是X-T系列最局识别度的外观设计风格。机械化的直观拨盘式操作界面是X-T3,也是大部分中高端富士无反相机的特色。
富士的复古造型的确颜值高
而X-T3除了这个好看,复古风格的拨盘是操作界面外,相机实际上已经内置了一整套非常符合现代相机使用习惯的操作模式。相机可以通过菜单自定义来使用前后拨轮操控快门和光圈。这一设计也是从GFX上借鉴而来的操作模式,从而更加方便用户通过直接使用拨轮来操控相机。
除了使用机械拨轮,富士X-T3完全可以通过前后双拨轮的操作进行参数调整,从而提升操控效率
当然,作为富士的次旗舰,X-T3也终于加入了触控屏。作为上一代富士旗舰,X-T2和X-Pro2都没能赶上触控屏技术的普及。而X-T3上,这个小遗憾终于得到了补偿。微单时代,相机的触控屏幕显得越来越重要。特殊角度拍摄(仰拍,俯拍)时的对焦选择,以及眼平取景时通过滑动屏幕直接选择对焦点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对于操控效率和体验的提升,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帮助的。
而机身上很多细节的设计,则是听取了很多专业用户的意见进行改进。屈光度锁,曝光补偿拨轮位置的微调。都是基于大量的实际使用体验后进行的优化。从而避免了误触可能对拍摄造成的延误。这些小设计看似不起眼,但这才体现了机身设计的成熟,真正保证了相机使用的稳定性。
随着富士X-T3的发布,新相机最大的质疑声无疑是:为什么还不是全幅。这或许是不少富士用户和喜欢富士的朋友最大的疑问。眼看着尼康和佳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全画幅系统。而眼看着松下似乎也要放弃M/3,投入全画幅的怀抱。似乎如今富士的产品定位也开始显得尴尬了起来。诚然,X卡口开发之初没有意识到全画幅大潮来得如此之快,而X卡口无法容纳全画幅传感器的确是设计的前瞻性不足。
富士没有推出全画幅,和X卡口开发之初缺少对全画幅的前瞻性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但富士真的有必要打破现有的产品线组合开发自己的全画幅系统么?这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大家知道,如今的全画幅相机市场是C,N,S三分天下。随着佳能和尼康加入全幅微单之战的行列,全画幅微单市场的竞争变得愈演愈烈。而规模和体量不及这三家的富士,和它们正面竞争显然是非常吃亏的。而APS-C+中画幅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反而是更适合富士这样体量相对较小的相机制造商。尤其是随着X系统的成熟,富士X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拍摄系统,系统的完整性实际上是富士X的优势。
富士X系统的优势在于性能与体积间的平衡,以突出的单项性能特色来抗衡入门全幅
以X系列旗舰的专业性来抗衡入门全画幅,以GFX系列的高画质来抗衡旗舰全画幅,这样的差异化组合进行错位竞争,让富士反而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X系列有着完善的镜头群,而其中不仅有专业镜头,还有更多真正拥有便携性的镜头选择。这对于追求便携的用户而言,仍然是非常好的选择。而这,也恰恰是如今追求性能的全画幅相机所忽略的。当全画幅微单开始舍弃便携性后全幅微单的巨单化已然不可避免,APS-C画幅的富士X反而能够在性能和体积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全画幅微单整体价格趋势的上涨,侧面上为APS-C画幅的富士X系统创造了市场空间
全画幅虽然很美好,但近年来随着全画幅相机性能的完善,全画幅相机的整体价格趋势正在慢慢上升(同时代新机型,不讨论已换代老机型问题),从入门到旗舰的全画幅相机都在价格上涨。这实际上为高端APS-C和入门中画幅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机会。保持特色和拥有单项性能指标优势(如连拍速度或视频性能等),随着入门全画幅价格的提升。实际上市场正为高端APS-C画幅相机打开空间。而X-T3所展现出未来富士在速度和视频方面的潜力,的确让X系统仍然能赢的消费者的认可。
最后,我们还是回归到价格问题上。富士X-T3这次的亮点不仅仅在于性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售价的降低。新款的X-T3国内定价为9790元,而机身+18-55mm镜头的套机价格则是11900元。显然比之前X-T2上市时合理了不少。
X-T3的定价更为合理,更能让大家愿意掏出钱包
而看过了前两天的全画幅微单发布,这次富士的定价的确展现出了新相机的吸引力,不俗的机身性能+低于入门级全画幅机身的套机价格。的确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正如前文所说,入门全画幅相机性能的提升是建立在机身价格上涨的基础上的,而这的确给X-T3这样的专业APS-C画幅相机带来了空间。突出的单项性能(连拍,视频)+更低廉的价格,足以吸引真正相机爱好者的喜爱。
那么作为一款APS-C画幅的旗舰级微单,富士X-T3相较于价位接近的入门全画幅微单有哪些优势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1.出色的视频性能:X-T3拥有出色的4K视频拍摄能力和画质表现,可以更好地满足专业用户需求。同类型机型仅有松下GH5系列定位近似,但更出色的照片拍摄能力让X-T3更适合照片视频双使用需求的用户。
2.突出的连拍高速性优势,吸引更多对速度要求敏感的用户。且在这一领域成功与入门全画幅拉开差距。
3.便携性优势,最重要的是镜头体积控制,富士X-T3拥有众多便携镜头可选搭配方案。以保证系统便携性。这是如今”巨单化“的全画幅微单系统的软肋。
4.高颜值,个性化突出:富士X-T3的漂亮外观是其他相机品牌产品所不具备的。这对于很多玩家和消费者而言,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相对的劣势,则可以总结为两点:
1.不是全画幅,对于”全画幅强迫症“而言,底小是原罪。
2.富士历来的情怀感给人以性能不出众的形象误区
总的来说,富士X-T3无疑是今年富士X系统的一大良心新作。作为第四代X的首款旗舰机型,全面的性能和突出的视频性能,都让新相机更具竞争力,而定价的更加合理让X-T3成为万元级别性价比颇高的一个新选择。那么新相机究竟在画质,性能方面有哪些提升呢?未来几天我们将带来更多试用、新品体验以及评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届时来关注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