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这两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真无线降噪产品最大的优点是便携,但如果你是音质党、或者对降噪本身以及续航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头戴降噪耳机可以进一步满足你。今天我们挑选了四款由老牌大厂索尼、Bose和新晋厂商苹果、华为推出的最强旗舰,并从以下几个维度来一次对比横评(佩戴感受、操作体验、音质、降噪、麦克风降噪、续航),废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一、佩戴感受
首先从外观以及佩戴上来看,四款耳机的设计思路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在重量上,金属外壳的苹果AirPods Max净重达到了384g,是本次横评中最重的一款,而另外三款耳机都在250g左右,差距不大。
但实际上,苹果AirPods Max不论是头带上面的穹网还是两侧的耳罩,均采用紧绷的透气织物构成,头梁处的结构变成了织物以后,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耳机戴在头上的时候重量得到了很好地分散,头部不会有明显的压迫感,对于头大的用户来说会比较友好;并且织物耳罩很透气,不会再出现闷热的感觉,夏天使用应该也会比较轻松一些,因此我们认为这款耳机是此次横评当中,佩戴感受最舒适的一款产品了。
索尼WH-1000XM4这款新旗舰,在外观上相较于上一代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经过了改良,具体来说首先改善了头梁轮廓,减少头梁厚度来进一步优化佩戴舒适性。耳罩内采用了软质聚氨酯泡沫耳垫,摸起来有一点硬,但上头以后效果还不错,包裹性也良好,加上比较轻的重量,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不错,虽然皮革耳垫的透气性不如织物材料的苹果AirPods Max,但整体佩戴感受还是不错的。
华为FreeBuds Studio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软,不论是头梁还是耳罩部分全部采用了非常柔软的填充物加上亲肤的蛋白皮包裹,佩戴起来也十分柔软。实际体验来看,戴起来的第一感觉依然是很软,支撑性略逊色于苹果和索尼,但整体来说FreeBuds Studio的佩戴舒适性还是良好的。
相较于自家之前的QC35 II来说,Bose 700在外观上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最为明显的就是头梁部分了,Bose 700的头梁部分比较细,进一步减轻了重量,耳罩的贴合度也不错,耳机内部也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头梁内侧的橡胶材质有点硬,长时间佩戴的话头部还是会有一点压迫感。
(*以下数据排名不分先后*)
二、操作体验
在如今这个触控操作的时代,苹果AirPods Max依然还在使用机械旋钮,甚至还把Apple Watch上的旋钮放大数倍后直接搬了过来,这点是让我有些不太理解的。当然,实际体验下来,机械旋钮的操作手感也还可以,灵敏度也不错,但是和触控操作相比,个人还是觉得通过手指轻轻滑动来得更便捷。当然也许这属于个人习惯问题,但至少对我来说,还是更喜欢触控操作带来的灵活体验。
索尼WH-1000XM4的操作体验确实不错,首先支持触控的面积很大,整个右耳罩都是触控面板,上手完全没有难度。耳机支持通过双击、上下/前后滑动、长按等不同手势来控制音乐播放/暂停、调节音量、切歌等功能。因为这款耳机的触控面板很大,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识别准确率也不错,因此可以说是四款耳机中操作体验最好的一款产品了。
华为FreeBuds Studio的触控区域也是耳机的右耳罩,支持上下/左右滑动、双击和长按等操作,控制音量加减、上/下曲、暂停播放等。不过有一点,耳机的滑动臂延伸到了耳罩的触控区域上,这样的话在进行滑动操作时,如果碰到滑动臂,在某些情况下耳机是无法准确识别出操作指令的,这点相比于索尼WH-1000XM4来说稍有不足。
Bose 700的触控体验就比较差了,耳机的头梁直接延伸到了耳罩的下半部分,而触控区域则只有右侧耳罩的前半部分,这么小的操作区域,还要实现各种手势操作,明显增加了用户的上手难度,因此在触控体验上基本可以说是四款耳机当中垫底的水平了。
三、音质对比
音质方面,四款耳机的调音风格差异还是比较大的,首先以苹果AirPods Max这款全新的头戴耳机来说,它的低频初听非常“上头”,如果是没有听过这款耳机的朋友,相信大家尝试这款耳机,大概率会觉得它有一些轰头。当然,这种感觉会逐渐适应的,在中高频的表现上,这款耳机的细节表现很出彩,并没有被低频所掩盖。
AirPods Max在技术层面上也有一些优势,比如它能够侦测每个人佩戴的不同来优化声音。从综合体验上来说,AirPods Max在音质方面的表现是可以拿下本次横评四款产品之首的;但反观其定价,这款耳机过高的价格,其实相对于音质来说的话性价比也并不是那么高。
相比于AirPods Max,索尼WH-1000XM4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则更加均衡和全面一些。整体来说,耳机的三频均衡度很高,细节也不错,但低频相较AirPods Max在量感和厚度上都要弱一些。中高频上,WH-1000XM4的声场和细节表现基本和AirPods Max持平。相对来说,AirPods Max的声音偏明亮一些,而WH-1000XM4的声音则偏“模拟味”多一些,更适合日常喜欢听古典乐、人声和爵士乐的玩家。
华为FreeBuds Studio这款耳机的音质表现是有点东西的,整体的声音素质不错。在低频上,这款耳机的声音偏厚,流行味还是比较足的。中高频上,耳机的细节表现力基本能与索尼打个平手,它们的区别在于声音的氛围感和能量感分布不同,一个更强调传统HiFi耳机上的模拟味,一个则更偏向流行味。
Bose的音质向来都被称为“白开水”,意思是指声音过于平淡,而Bose 700这款耳机的声音同样如此,甚至让我们找不出亮点。这款耳机的低频量感虽然大,但瞬态表现一般,开大音量后不仅轰头、也失去了应有的细节。而在中高频上,这款耳机的声像位置太靠后了,导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距离拉得太远,使整个声场听起来也有点奇怪。虽然这款耳机在主动降噪表现上还是行业的高水准,但是在声音水平上相较QC35 II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提升,这点确实有点遗憾。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这四款耳机在音质部分的主观评价,不喜请喷~
四、降噪水平
降噪效果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在这方面,本次横评的四款耳机都是目前头戴降噪耳机阵营中的头部产品。在降噪水平上,苹果AirPods Max和索尼WH-1000XM4都拥有行业一流的水准,不论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还是嘈杂的地铁车厢,都能带来舒适且自然的降噪效果。AirPods Max依托于Apple H1芯片强劲的计算能力,在日常办公时,能够有效消除环境中的空调声、谈话声、以及键盘敲击声等噪声。而到了户外嘈杂的环境下,这款耳机依然可以带给你非常安静的降噪效果,让你时刻都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索尼WH-1000XM4配合升级的QN1降噪处理器可以根据音乐、噪声信号以及驱动单元和耳朵之间的声学特征,以每秒约700频次的感应对噪声进行实时消除,整体降噪能力比WH-1000XM3提升了约15%。因此对于WH-1000XM4的降噪能力来说,目前还是很难找到比它更强悍的对手。
华为FreeBuds Studio采用的智慧动态降噪技术,能够快速判断佩戴者所在环境的噪音类型,并自动在轻度降噪、均衡降噪、深度降噪三种降噪模式间进行切换,大大提升了降噪体验的人性化;只不过在降噪深度上,相较苹果和索尼来说还是有些差距。Bose 700拥有11级降噪调节,当耳机处于10级降噪时,佩戴者基本上不能听到外界的风机噪音,机械键盘和人声的影响也被压到最低;但是太强的降噪效果佩戴久了,反而会产生更强的疲劳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另外就是Bose 700不支持自适应调节功能,使用的灵活性不如另外三款耳机。
五、麦克风降噪
麦克风通话降噪体验上,苹果AirPods Max和华为FreeBuds Studio都拥有出色的体验,通话时背景噪音很弱,人声清晰自然,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下也能够保持清晰的交谈。看来苹果和华为到底还是做手机出身,对于麦克风的调校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相比之下,Bose 700通话时背景噪音抑制得不错,但是人声略小,需要进一步调高音量才能听清楚,而索尼WH-1000XM4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无论是背景噪音的抑制还是人声的清晰度都不及另外三款耳机,这部分在之前的耳机产品中也一直是索尼的弱项。
六、续航
续航方面,本次的四款耳机都属于旗舰级水平,续航能力也都很强。其中,在降噪模式下,索尼WH-1000XM4拥有长达30小时的续航时间,也是本次横评四款耳机中续航最强的一款产品,这样的续航表现可以说也是非常令人满意了。
苹果AirPods Max、华为FreeBuds Studio和Bose 700都拥有20小时的续航时间,虽然相比索尼WH-1000XM4都差了一截,但满足日常出差使用还是没问题的;另外就是这四款耳机也都支持快速充电,可以给足你出门前的淡定。
总结:
总结来看,苹果AirPods Max无论是在音质、降噪还是麦克风通话降噪上都是四款耳机中最强的表现,但是在我们看来问题也在于其高达4399元的售价与自身产品力来说确实有些虚高了;索尼WH-1000XM4和华为FreeBuds Studio的综合表现基本持平,属于本次四款耳机中非常均衡的产品,另外索尼的续航能力更强大,但是华为的价格更有优势,性价比也更高一些;Bose 700的降噪水平虽然够出色,价格也居中,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相较另外三款耳机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产品力垫底。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年度最强旗舰对决 四款大牌头戴降噪耳机横评http://dcdv.zol.com.cn/760/760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