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7页)
·对比测试总结:看似相当、实则不同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能大家会觉得7D和50D差别不大。诚然,在画质上两台相机可以说非常接近,但是笔者在此还是要强调——7D是专业相机,而50D是高端民用相机。这就可以说明二者的市场定位和设计思路是不同的。
图为:佳能7D(左)50D(右)对比
14bit全尺寸RAW连拍、100%视野覆盖的取景器、强大的自定义功能和实用的无线引闪功能。可能有些7D的用户真的是“一辈子”也用不到、或者感受不到这些强悍功能。如果是这样,那么笔者建议这些用户直接购买廉价的50D,而把二者4000余元的差价换成一个17-40mm/F4L或者一枚“小小白”(70-200mm/F4L)。而就如同之前评测里我们的观点,如果您是一个“创作者”或者有成为创作者的潜质,那么7D毫无疑问会成为你在摄影道路上的良伴。
产品名称 | 佳能 50D | 佳能 7D |
发布日期 | 2008年08月 | 2009年09月 |
感光元件尺寸 | 22.3 x 14.9 mm | 22.3×14.9毫米 |
有效像素 | 1510万 | 1800万 |
最高分辨率 | 4752*3168 | 5184*3456 |
影像处理器 | 新一代的DIGIC 4数字影像处理器 | DIGIC 4+DIGIC 4 |
对焦方式 | 类型:TTL辅助影像重合,相位检测 自动对焦点:9(全部为十字型) 测光范围:EV -0.5 - 18(23°C/73°F、ISO 100) 对焦模式: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手动对焦(MF) 自动对焦辅助光:由内置闪光灯发出的短促连续闪光 自动对焦微调:可进行自动对焦微调 |
类型:TTL辅助影像重合,相位检测 自动对焦点:19(全部为十字型) 测光范围:EV -0.5 - 18(23゚C/73゚F、ISO 100) 对焦模式: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手动对焦(MF) 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单点自动对焦、定点自动对焦、自动对焦点扩展、区域自动对焦、19点自动对焦自动选择 自动对焦辅助光:由内置闪光灯发出的短促连续闪光 自动对焦微调:可进行自动对焦微调 |
显示屏尺寸 | 3英寸 | 3.0英寸 |
像素及类型 | 类型:TFT彩色液晶监视器(可分7级调节亮度) 监视器点数:约92万点(VGA) 视野率:约100% 界面语言:25种(含简体中文) |
TFT彩色液晶监视器 约92万像素(VGA) 视野率:约100% 亮度调整:自动、手动 电子水准仪 |
取景器描述 | 类型:眼平五棱镜 视野率:垂直/水平方向约95% 放大倍率:约0.95倍(-1m-1,使用50mm镜头对无限远处对焦) 眼点:约22毫米(自目镜透镜中央起-1m-1) 内置屈光度调节:-3.0 - +1.0 m-1(dpt) 对焦屏:配备Ef-A标准对焦屏,另外可更换对焦屏 (2种另售) 反光镜:快回型 景深预视 |
类型:眼平五棱镜 视野率:垂直/水平方向约100% 放大倍率:约1.0倍(-1m,使用50mm镜头对无限远处对焦) 眼点:约22毫米(自目镜透镜中央起-1m) 内置屈光度调节:-3.0 - +1.0m(dpt) 对焦屏:固定式 构图辅助:网格线和电子水准仪 反光镜:快回型 景深预视 |
快门速度 | 1/8000秒至1/60秒(全自动模式)、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 1/8000至30秒、B门(总快门速度范围。 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 |
1/8000秒至1/60秒(全自动模式)、闪光同步速度1/250秒 1/8000秒至30秒、B门(总快门速度范围。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 |
闪光模式 | 自动、手动闪光灯开/关、防红眼功能 | 内置:可收回、自动弹起式闪光灯 提供无线主控单元功能 外接闪光灯:EX系列闪光灯(能用相机设置功能) 闪光测光:E-TTL II自动闪光 闪光曝光补偿:±3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闪光曝光锁 PC端子 |
闪光范围 | 17mm镜头视角 | EF-S 15mm镜头视角(相当于35mm规格的24mm镜头视角) |
感 光 度 | 基本拍摄区模式:在ISO 100-1600之间自动设置 创意拍摄区模式:ISO 100 - 3200(以1/3级为增量)、自动,ISO感光度可以扩展到ISO 6400或ISO 12800 |
自动、创意自动:自动在ISO 100至3200的范围内设置 P、Tv、Av、M、B:ISO 100 - 6400(以1/3级为单位)、自动或ISO感光度扩展至ISO 12800 |
外形尺寸 | 145.5*107.8*73.5毫米/5.7x4.2x2.9英寸 | 148.2×110.7×73.5毫米 |
产品重量 | 约730克/25.7盎司(仅机身) | 约820克 |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