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老尼康50mm F1.8标头对决
近期被大家议论最多的一款镜头,那应该就是尼康新推出的NIKKOR AF-S 50mm F1.8G了。笔者也在最快的时间里拿到了这颗镜头,并在评测文章【对焦轻快锐度高 尼康标头50mm F1.8G评测】里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提到尼康50mm F1.8G,肯定会有朋友要拿它来和其前辈尼康50mm F1.8D进行一下比较。今天,笔者就将这新老两代50mm F1.8标头带到ZOL评测实验室,通过一系列对比测试来让大家对着两支镜头产生更为全面的认识。
·新老尼康50mm F1.8标头对决
作为一颗拥有10多年历史的老标头,尼康50mm F1.8D一直是很多尼康用户镜头装备库里的主力“干将”。其优异的画质表现、超轻的体型,以及只有几百元的售价,让它拥有了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它更有一个爱称被广为流传,那就是“人类光学精华”的称号。在1999年发布这颗镜头的时候,尼康还没有将镜头马达技术应用到它身上,因此还需要机身马达才可将其驱动,好在当时的尼康单反都具备机身马达系统。不过随着2000年之后数码化风潮的兴起,尼康也推出了一些像D5100一样不具备机身马达的数码单反相机,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老标头50mm F1.8D无法在这些机身上实现AF对焦。因此,升级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两代镜头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50mm F1.8D采用6片5组的光学镜片结构,52mm滤镜口径,并可支持最小F22的光圈。而50mm F1.8G采用7片6组光学镜片结构,58mm滤镜口径,最小光圈为F16,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50mm F1.8G在光学结构中加入了一枚非球面镜片,借此来提升镜头的光学成像素质。那么究竟这颗镜头在光学素质方面是否能够超越老一代D头?后面的对比评测环节将会为我们揭晓答案。现在,先让我们看一看这两支镜头在外观上的差别。
·近期热点

小巧PK威猛 外观对比(一)
·小巧PK威猛 外观对比(一)
两颗镜头的外壳都由工程塑料包裹,镜头卡口材质选择给人安全感十足的金属材料。可以看出在镜头的外观用料上,两者并没有太多区别。在体型上,两者则有着巨大的不同。小巧的尼康50mm F1.8D给人更为敦实的感觉,而加入了SWM超声波马达的尼康50mm F1.8G,其72mm×52.5mm的体型显然要威猛了不少。
两支镜头整体对比
入门级标头上增加视距窗的设计,也让尼康50 F1.8G这颗镜头看上去更显专业。相比起朴素的50mm F1.8D来说,这一设计特点可能会吸引更多玩家的青睐。
尼康50mm F1.8两代镜头采用不同口径的滤镜尺寸
镜头滤镜口径方面的区别是,老一代50mm F18D头采用52mm滤镜口径,而新一代G头则采用了58mm滤镜口径,滤镜口径的这一变化,带来的是整体对焦系统上的大升级。相比起老一代D头看,采用内变焦、超声波马达对焦系统的尼康50mm F1.8G,从无穷远到最近对焦距离0.45米,其镜头不会出现伸出镜筒的现象,而老一代D头则会伸出约10mm的样子。
看过两颗镜头在外观上的对比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两颗镜头镀膜,以及光圈叶片在设计上的区别。老一代D头前组镜片镀膜呈现出诱人的琥珀色,而新一代G头的镀膜则呈现出优雅的绿色。
50/F1.8D采用7光圈叶片 50/F1.8G采用7片圆形光圈叶片设计
在光圈叶片设计上,我们发现新老两代镜头有了很大的不同。新一代G头采用了全新的圆形光圈叶片设计,在使用大光圈拍摄浅景深景物时,可以营造出更为柔和的焦外散焦效果。

上机身测重量 外观对比(二)
·上机身测重量 外观对比(二)
看过两颗镜头单独外观对比之后,我们将他们拧到本次测试的主力机型D700上,看看它们之间的配重比,以及外观上的整体美感有什么差别。
D700+尼康50mm F1.8D
老一代D头,因其52mm的滤镜口径的缘故,所以在拧到D700这类体型稍大的全副单反上的时候,总有一点头轻身子重的感觉。
新一代50mm F1.8G较之老一代D头来说,在与D700这台相机组合的时候,外观感受上给人配重合平衡的感觉,但是,由于在重量上新头与老头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当我们手握相机的时候,仍然会有头轻身子重的感觉。
在新G头的包装中,我们惊喜的看到随镜头附送了镜头袋和遮光罩。将遮光罩加装到镜头以后,其整备重量也达到了235g,对于平衡镜头和机身配种比来说只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将其拧到D5100这种轻量化的单反机身后,其配重平衡性会更为突出。

拼锐度不分伯仲 分辨率对比测试
·拼锐度不分伯仲 分辨率对比测试
看过了外观上的差别后,我们接下来就让两颗镜头真刀真枪的PK一下。分辨率表现可以比较直观的评判出一颗镜头的优劣水平。那么接下来的测试部分,我们来到ZOL评测实验室,使用D700配合两颗镜头,用它们分别对分辨率标版进行实拍测试。
尼康50mm F1.8G配合D700机身分辨实测得分
通过实拍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颗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比较接近,两颗头均达到超高的分辨率得分水平。两者在相同光圈下的分辨率得分也相差不大,但是老一代D头始终保持着超50mm F1.8G约200分左右的样子。

室外场景实拍对比:中心锐度战平
·室外场景实拍对比:中心锐度战平
接下来,让我们在实际拍摄环境中对这两颗镜头的中心及边缘成像,作进一步的比对测试。本次测试全部样片均为尼康D700单反相机用RAW档拍摄,并使用ADOBE LIGHTROOM3软件直接导出生成JPEG文件截图取样。
室外场景实拍样片100%截图示意
从以上截图对比测试的结果,同时也验证了我们之前分辨率测试时的结果,两颗镜头的中心锐度表现差距不是很大。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相同样片,在各档光圈下其边缘成像的质量。

室外场景实拍对比:边缘G头略优
·室外场景实拍对比:边缘G头略优
看过画面中心区域的成像表现后,我们转移视线到画面的边缘区域,到底这两颗镜头会有怎样的区别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室外场景实拍样片100%截图示意
100%截图对比
从对比测试的结果看,尼康50mm F1.8G的边缘成像,特别是在大光圈情况下,明显要好于老一代D头的表现。光圈在F4以前,老一代D的边缘,几乎始终保持在“模糊”的状态。光圈收缩到F5.6以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静物实拍对比:中心谁更好?
·静物实拍对比:中心谁更好?
以上室外样片实拍测试的当日,受限于天气原因,对两颗镜头的实际拍摄能力产生了一些干扰。接下来,我们就转战测试场地到ZOL评测实验室的专用测试平台上,对两颗镜头进行实拍取样,来给大家更多的对比测试数据进行参考。
截图对比区域示意
从以上测试结果我们不难看到,光圈全开时,新一代G头的中心细节表现力,多少要超过老一代D头一点点。而随着光圈收缩,我们可以看到,50mm F1.8D的细节表现力越来越出色而超过G头的表现。到F16时,两颗镜头的细节表现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静物实拍对比:边缘谁更优?
·静物实拍对比:边缘谁更优?
拍摄室内静物台,排除了室外不利天气的干扰,对于两颗经头的真实实力发挥也有所助力。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边缘成像的对比测试。
截图对比区域示意
边缘成像方面,老一代D头依然表现出细节偏软的问题,看来之前在室外样片的对比测试中,基本可排除是受天气影响的因素了。反观尼康50mm F1.8G来说,虽然大光圈情况下边缘成像不太给力,但比起尼康50mm F1.8D来说还是强不少了。

测畸变比暗角:看谁更给力?
·测畸变比暗角:看谁更给力?
看过了画质对比,我们接下来对这两颗镜头的镜头畸变以及暗角表现进行一下对比测试。
尼康50mm F1.8D 镜头畸变测试
从以上两张样片的对比来看,尼康50mm F1.8D在镜头畸变方面给我们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回过头再来看尼康50mm F1.8G,其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边缘暗角实拍测试
尼康50mm F1.8D 尼康50mm F1.8G
F1.8光圈时的暗角对比
边缘暗角的控制,对于大光圈镜头来说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两颗标头同样在大光圈时存在暗角的问题,只是老一代D头在暗角控制方面略微领先G头一级光圈而已。从上面的对比样片我们不难看出,当光圈收缩到F2.8时,老一代标头基本已经和暗角说再见了,而新一代G头则还需要收缩光圈到F4后,才基本消除了暗角的困扰。

实拍焦外成像对比:谁更柔美
·实拍焦外成像对比:谁更柔美
很多购买大光圈镜头的朋友,多是为了开大钢圈后那柔美的焦外成像去的。那么到底这两颗镜头的焦外成像有着怎样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本组测试样片采用手动对焦,将镜头设定为最近对焦距离拍摄。
尼康50mm F1.8D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G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D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G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D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G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3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D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尼康50mm F1.8G焦外实拍样片
焦距:5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0/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新老两代标头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光圈叶片形状设计,因此在焦外圆形光斑的表现上也会有所不同。老一代D头采用了7叶片非圆形光圈设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光圈稍稍收缩到F2时,就可以看到光斑上的棱角了。再来看采用圆形光圈设计的G头表现,焦外的圆形光斑非常漂亮,同时二线性问题也控制的不错。光圈收缩到F2.8后,我们会看到一点光斑边缘的棱角现象,而光圈收缩到F4后光斑呈现为7片光圈叶片的形状。

比星芒拼紫边:夜景实拍对比测试
·比星芒拼紫边:夜景实拍对比测试
这两支镜头均采用7枚光圈叶片设计,当我们拍夜景时,将光圈收缩到F16就可以拍到非常漂亮的星芒效果。那么在夜景拍摄中,我们还不得不面对高反差光线环境,而高光比也是最容易导致大光圈镜头产生紫边的条件。
焦距:5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0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0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从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两支镜头均有紫边现象的产生,不过老一代50mm F1.8D要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星芒表现上,由于老一代D头没有采用圆形光圈设计,因此拍摄的星芒边缘更为锐利。在这一测试环节,新G头紫边控制优于老头,而星芒表现老一代D头更有其物理优势。

对比测试总结
·对比测试总结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对比测试,相信大家对于这新老两代50mm F1.8标头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面对1999年就出来打拼的尼康50mm F1.8D这颗镜头来说,这支镜头依然宝刀未老。我们可以从其超高的分辨率得分,以及边角畸变和暗角方面得到印证。而新生代尼康50mm F1.8G,也可以说是秉承了老一代D头的高分辨率衣钵,并且进一步提升了边缘成像的质量。这在其超优秀的边缘成像控制、以及紫边控制方面得到了证明。除了光学素质方面的对比外,我们看到新一代G头应用了SWM超声波马达系统,对焦速度虽然较之老D头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对焦声音的确更为轻柔,这对于用单反拍视频的玩家来说特别重要。目前尼康50mm F1.8D为700元左右,而尼康50mm F1.8G售价为1400元左右。这两支镜头的价格差基本在一倍左右,老一代D头所具备的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但是集众多新技术与光学成像优势的尼康50mm F1.8G,也的确有其价高的原因。笔者建议,对于使用类似D5100入门级单反的玩家比较值得购入新G头,而使用类似D700D7000具备机身马达的单反玩家来说,可根据自身拍摄需要来进行选购。
如果有朋友希望了解更多有关尼康新50mm F1.8G镜头的性能,你可点击浏览以下链接:对焦轻快锐度高 尼康标头50mm F1.8G评测
尼康50mm F1.8D PK 尼康50mm F1.8G
·产品对比
产品名称 |
||
镜头用途 |
标准镜头 |
标准镜头 |
镜头类型 |
定焦 |
定焦 |
镜头结构 |
5组6片 |
6组7片,1片非球面镜片 |
镜头卡口 |
尼康F卡口 |
尼康F卡口 |
对焦方式 |
自动对焦 |
M/A(手动优先自动对焦)和M(手动对焦) |
滤镜尺寸 |
52mm |
58mm |
最大光圈 |
F1.8 |
F1.8 |
最小光圈 |
F22 |
F16 |
光圈叶片数 |
7片 |
7片 |
视角范围 |
带有35mm(135)格式的摄像角度 : 46度 |
47度(尼康DX格式数码单镜反光照相机为31度30分) |
镜头直径 |
63.5mm |
72mm |
镜头长度 |
39mm |
52.5mm |
镜头重量 |
155g |
约185g |
·近期热点
- 相关阅读:
- ·人像拍摄神镜 富士XF56mm F1.2 R评测
//lens.zol.com.cn/441/4411124.html - ·大光圈人文镜头 富士XF23mm F1.4 R评测
//lens.zol.com.cn/420/4209708.html - ·老镜也能适应新时代 尼康18-105VR再测
//lens.zol.com.cn/389/3892851.html - ·标头视角 索尼E 35mm F1.8 OSS评测
//lens.zol.com.cn/375/3756078.html - ·套头绝对超值选 尼康18-55VR评测再做
//lens.zol.com.cn/343/343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