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数码影像 > 导购 >

宾得首款微单相机——PENTAX Q

2011不走寻常路 盘点相机厂商的首款机型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陈亮 责任编辑:陈亮 【原创】 2011年06月27日 05:17 评论

宾得首款微单相机——PENTAX Q

  2011年是微单相机发展壮大的一年,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三星继续推出着新的产品。其他厂商的微单谍报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又以宾得微单传闻最多。在6月份即将过去的时候,宾得微单终于浮出水面。但这款命名为PENTAX Q的产品,着实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宾得可更换镜头相机正式发布
PENTAX Q

  虽然市售的微单机型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均使用和单反相同的传感器,以保证拥有媲美单反的画质表现。但宾得Q却使用了一款1/2.3英寸的1240万的背照式CMOS影像传感器,一时间舆论哗然。“搞不懂,宾得咋想的。”“这不就是个普通DC能换镜头吗?”

  一向严谨的日系影像企业,不会脑子一热就推出一款新机型。宾得Q之所以采用消费DC的感光元件,原因有二。

1、不影响自家单反的销售

  新机型的推出,都是为了丰富自家相机产品线,增加新的用户群体。宾得单反KR、K5、K7拥有不俗的性能表现,是宾得相机中的当家产品。如果宾得Q也采用单反传感器,势必会对三款单反的销售造成影响。要知道,宾得在消费DC领域没有太多影响力,基本上全靠单反相机支撑销量。所以宾得不可能为了推出新机型,而让当家产品冒险。

2、避免同质化

  在宾得之前已经有四家厂商进入了微单领域,作为后来者的宾得,如果也采用相同规格的产品,竞争在所难免。而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三星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新人一上来就和老将短兵相接,胜算几率很小,另辟蹊径才是正确的。

  难道就因为使用了1/2.3英寸传感器,宾得Q就不行吗?不一定!如果宾得Q的机身和镜头售价都很合理(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那么拥有特殊效果模式、高清视频录制、焦外虚化效果、SR防抖功能的宾得Q,将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的影像工具。比微单小巧的体积,比普通卡片机更多样的镜头选择,是宾得Q的卖点。而摄影发烧友,尤其是宾得用户,也会将宾得Q作为单反备机使用。

  宾得Q的机身非常小巧,是目前同类产品中的最小机型。到底多小呢,我们看一下这些对比图片。

勇于突破、大势所趋 细数厂商们的第一次
男性用户拿着宾得Q

勇于突破、大势所趋 细数厂商们的第一次
与扑克牌对比

勇于突破、大势所趋 细数厂商们的第一次
新玩法

勇于突破、大势所趋 细数厂商们的第一次
与单反的个头对比

宾得发布5款Q卡口镜头
宾得Q卡口五支新镜头

  宾得Q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微单相机固有的特点。不以画质为主要诉求,更加轻便更加易于使用。同时宾得Q的出现,也让我们能够重新设想一下佳能尼康的微单产品。和宾得一样,佳能、尼康同样不希望新机型的推出,影响到自家的核心产品——单反相机。那么这两个业界巨擎,是不是也会和宾得一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当然宾得Q能否成功,出了产品自身以外宣传和推广也是很关键的

结语:

  多样的色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以前只在卡片机中才出现的颜色,如今被厂商用在了单反相机上,原来专业影像也可以更加活泼、时尚。女性消费者与单反的距离,被多样的色彩拉近了。

  富士X100和宾得Q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全新的影像产品。在同质化较为严重的数码影像领域,掀起了新的创新风潮。从此单反、微单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唯一选择。

  三防相机绝不仅仅是一个“硬汉”,厂商要想取得不俗的销量。不是要在三防的基础上做产品,而是要在性能配置出色的前提下,进行三防优化。户外功能的加入,也会有助于此类产品的销售。

  在像素竞争结束后,厂商似乎寻找到了新的方向。高倍率的镜头固然可以满足远射的需要,但绝非适合每一个消费者。在消费之前考虑个人实际需要,理想消费不要被厂商所诱导。

查看本文作者 陈亮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Intel眼神i5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3 4 5 
频道热词:镜头  卡西欧  佳能  
查看更多摄影作品>> 网友摄影作品
视觉焦点
数码影音导购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数码相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套机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