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年我对于卡西欧的数码相机了解的并不多,印象最深的机型居然还是当年第一代的EXILIM定焦机型——那款相机在当年可是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卡片相机”的理念。后来,由于接触单反更多一些,所以即使碰到消费DC,也往往只看那些所谓的“旗舰”型号,而像卡西欧这样通常走时尚路线更多一些的卡片机则交给其他同事完成了。因此,当我今天得到这款卡西欧EXILIM EX-Z450相机后,真的颇有几分即“新奇”又“惊艳”的感觉。
卡西欧EX-Z450同样是一款走时尚线路的主流卡片相机,尽管这款产品的相关参数和资料还没有在卡西欧中国官网上公布,但根据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这款拥有1210万有效像素、带有28mm广角4倍光学变焦镜头以及CCD防抖、720p高清视频拍摄能力小机器可以算作是卡西欧在2009下半年推出的主力机型。这款相机机身采用金属材质,红色的磨砂机身主体配上抛光的银色金属饰条,整体看起来相当精致。相机体型不大,但也并非那种轻薄到极致的“纯卡片”,给我的感觉是厚度与重量都相当适中,握在手里把持的稳定性不错。按照卡西欧方面提供的资料,这款相机除了手头的这部红色版本外,尚有黑、粉、银等多种色彩可供选择——当然我手上的红色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一款。
卡西欧Z系列相机一向是走时尚线路的机型,通常都具有外观轻薄时尚、色彩缤纷的特点。而在功能上,卡西欧也不遗余力的把自己开发的各种影像功能一股脑的加入到相机内,用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卡西欧就发布过一款同系列的时尚相机EX-Z400,那么我们今天的这款新机又在哪些地方有前作不同呢?
作为上半年EX-Z400的升级小改款机型,卡西欧EX-Z450在机身正面布局方面与前作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我们发现新机的机身表面弧度变得更加圆滑平顺,摒弃了一切不需要的线条,机身正面视觉效果变得更加简洁明快。
我特别喜欢的是新机对于闪光灯造型的改动,尽管只是简单的取消了内闪的上缘部分,但整个机顶线条也就因此变得流畅动感起来。我尝试着把这款相机的图片给公司的几位女性同事观看,结果毫无例外的所有MM都选择了卡西欧EX-Z450的造型——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于这个内闪的造型设计非常成功。
卡西欧EX-Z450(2009年8月发布)
卡西欧EX-Z400(2009年1月发布)
机顶部分与前作相同,惹人注意的“美颜”模式如今已经成了卡西欧数码相机的金字招牌,或许MM并不知道卡西欧相机在光学性能上有怎样的指标,也不太明白BESTSHOT究竟有什么作用,但是只要一提起地铁广告里时常出现的“我的数码化妆盒”,MM们都是一副恍然大悟,了然于心的表情。卡西欧把美颜功能设置了一个独立的按键放置在机身顶部,而今天我们的主角EX-Z450这个按键不但能够启动“美颜”功能,还有一个全新加入的“鲜艳风景”模式,我在文章后面会再次谈到这个功能。
机背部分似乎没有什么好特别描述的,在那个醒目的“CCD位移防震”logo下,是一块3英寸面积的23万像素LCD屏幕。我个人对于这款屏幕在亮度、色彩以及对比度方面的表现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但凡看到3寸大屏,心中不免就期盼着分辨率能够上到46万或者92万级别。希望卡西欧作为DC时尚潮流的引领者能在后续机型中采用更高像素的屏幕,让相机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赏心悦目。
由于定位于时尚轻薄,本机的按键设置并不复杂。卡西欧方面并不希望用户太过专注于诸如白平衡、测光点、曝光模式之类的专业设置,相反却始终把其独家的BESTSHOT场景模式特别突出,单独设立了一个“BS”按键于机背上。另外,我格外欣赏卡西欧将一个独立的视频拍摄开/关按键设置在机背左上角。这种设计在操作便利性方面远远优于把视频模式嵌入到模式拨盘内的做法,用户只要直接按下这个按键就能开始高清视频的拍摄,而不会与快门按键的作用搞混。
本机采用的是与前作相同的NP-40电池,按照官方介绍,这样一块(厚厚)1300毫安的锂电池能够供相机连续拍摄550张照片,这在消费卡片DC中实在是一个难能可贵的长效记录。在我印象里,除了卡西欧自家的机型外,以往似乎只有当年富士F10/11因为采用了大容量的1950毫安电池才能获得相近的拍摄张数(500张)。存储卡方面,本机当然采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值得注意的是,本机拍摄的720p高清视频每段最长时间为10分钟。
让我们来看一下卡西欧EX-Z450有趣的菜单设置与丰富的机身功能。本机操作菜单与前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用户只需要按下机背上的SET键便能进入机身参数设定的快捷菜单,由于条目数量有限,相机也允许用户自定义快捷菜单的具体显示项目。在本机的“menu”设定菜单内,用户可以对相机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设定。这些设定的条目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大部分还是与其他品牌DC类似。不过,我也看到诸如对焦框显示这样非常可爱的设定项目。卡西欧允许用户摆脱老旧的方框式对焦框显示,而是把对焦框变成星星、小人、爱心等等可爱的图像。比如当你选择了“爱心”对焦框时,相机如果对焦没有完成,画面上就会出现一颗破碎的红心;一旦对焦完成,这颗红心立刻合二为一,传递绵绵爱意。呵呵,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功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我不得不佩服卡西欧的设计师对于用户尤其是MM用户的心理把握。
![]() |
![]() |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卡西欧是最早在相机内加入各种程序曝光模式的厂商之一,后来这种做法逐渐被所有DC厂商所采用,通常我们把这种功能叫做“场景模式”。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一个厂商能够把这个功能(卡西欧叫做BEST SHOT)发挥到象卡西欧这样淋漓尽致的水平!要是算上视频方面的几个模式和录音的话,本机的BEST SHOT场景模式有惊人的39种之多!除了我们在其他品牌中也常见的人像、运动、风景这类大路货以外,卡西欧方面还提供了诸如自拍单人、自拍双人、动态、名片、白板等等特殊的模式。
其他公司的场景模式多是在相机测光、白平衡或者色彩取向等方面下功夫。但卡西欧明显不会局限于此,它们利用相机EXILIM Engine 4.0处理器的强大能力,开发了不少有趣的应用。比如这个叫做ID照片的模式,你完全可以按照LCD屏幕上显示的那个绿色线框把被拍摄者头部位置确定好,然后按下快门。。。几秒钟后,相机已经帮你自动生成了五张不同尺寸的证件照片。
还有这个我特别喜欢的功能,叫做名片及文档。这个功能对用户存储名片或者文档信息非常有用!比如我拿出一张我们集团的名片背面,随手这样歪歪斜斜的按下快门(大致从名片上方拍摄就行了)。相机会立即判断出名片的外部轮廓(橘黄色的线框),然后我只需按下校正键,转眼那张拍的歪歪斜斜的名片就被自动校正成右下角这样端正的样子了!这个功能实在太过好用,以至于最近和我们在一起办公的爱卡车网的同事老跑来问我借卡西欧EX-Z450,就是用来翻拍一些原先准备传真的资料,直接用电邮给对方发送过去——画面效果自然远非黑白又模糊的传真件可比!
在卡西欧EX-Z450机身内,还带有非常特别的动态照片模式以及相关的影像合成功能。简单来说,本机能够将动态的物体(比如运动中的人像)从一连串的高速连拍画面中截取出来(只保留动态人体,固定的背景被删除),然后这个动态主体还能被叠加到其他的照片背景上去合成一组新的动态画面。由于这个功能在操作上比较繁复,我用了一组GIF动画来说明,稍后我们会考虑单独为这个功能撰写一篇心得文章或者拍摄一段演示视频。
和上代产品一样,卡西欧EX-Z450也带有广受好评自动跟踪对焦模式。在启动了AF选区中的跟踪模式后,按左右键就能启动对焦物体的跟踪,不管该物体在画面中移动到什么位置,相机都能始终把焦点对准该物体。即使该物体偶然跑出了画面——比如我家那两只调皮的小猫,只要在短时间内让物体回到画面中,相机会继续自动跟踪该物体。
说实话,这个功能在使用中的确是非常非常的方便,尤其是拍摄宠物或者孩子这样一刻也不愿停的小家伙,我无需不断重复半按快门的对焦动作,也无需担心相机的连续自动对焦会找错对象,被拍摄对象始终在我的焦点上!
卡西欧EX-Z450在AF功能中还新加入了智能对焦区域选择功能。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分析画面中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部分并自动选定对焦点。比如下图演示的,相机会自动根据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来规划对焦区域的外形,变幻速度相当惊人且准确度极高。在智能分析对焦区域时,对焦物体外被一些白色的对焦框所围绕,而当用户半按下快门后该对焦框即变为绿色锁定。
我对于卡西欧相机的这个智能AF功能相当赞赏,这是因为该功能的确是相当的智能化,对于拍摄画面的焦点位置分析判断极准。我想,即使是对拍照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用户,在启用了这个功能后也基本不会出现对焦失误,同样可以拍摄出焦点正确画面清晰的照片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卡西欧EX-Z450的实际画质表现,首先当然还是我懒得去做但总不得不做的ISO测试。为了偷懒方便起见,我直接动用了ACDSEE的图像比较工具然后截取了两张PNG格式图片。第一张截图所呈现的感光度是本机最低的ISO 64到通常消费DC的感光度画质极限ISO 400。我不得不说,第一眼看到卡西欧这款新机在ISO 400以下的感光度画质时,我真的疑惑了一阵子——为什么表现起来如此之好,即使是我们认为的消费极限ISO 400的画面看起来也相当纯净?
第二组对比则同样从ISO 400开始,接着上升到“可用极限”ISO 800,以及我们不太可能用到的ISO 1600/3200两档。撇开在色彩和细节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异变的ISO 1600/3200不谈,我感觉卡西欧EX-Z450的ISO 800画质看起来似乎也能勉强接受。虽然画面细节已经开始破碎,但整体的纯净度倒还是控制的不错,至少没有大量常见的在高感光度下的伪色出现。在观察了卡西欧EX-Z450的外景样张后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富士依靠强大的CCD研发能力而获得了类似SuperCCD EXR这样的绝活从而保证其产品在高感下的画质,但卡西欧通过良好的降噪算法同样能够获得不错的高感光度画面(当然为了保证画面纯净度,细节损失比较严重)。至少从我的眼光来看,本机的ISO 400画质完全可用,而卡西欧以往可从来不曾以高感光度画质见长哟!
我们来看几张我自己拍摄的样张实例,下面这张照片是周日郊游时用最低感光度ISO 64拍摄的。没有什么可说的,画面细腻纯净,细节丰富。让我特别在意的是,卡西欧EX-Z450所用的这枚28mm广角、4倍光变的镜头居然还有F2.6的大光圈。从这张样张来看,该镜头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通常消费DC全开光圈或者靠近最大光圈时画质会最好,这一点和DSLR镜头不一样)画面边缘的品质下降并不是很严重。尽管画面边缘部分还是有一定的色散和紫边,但其整体效果的确让我比较满意。
下面三张样张,则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感光”作品,ISO分别是500/800/1600。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本机即使是在极高的感光度下,画面也不太容易出现黄、蓝或者红绿相间的伪色讯号,看起来整个画面显得很纯净。这当然是卡西欧EX-Z450的机内降噪程序在起作用。按照官方的说法,EXILIM Engine 4.0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可以有效的消除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同时还会强力抑制画面中的伪色信号。尽管这种强大降噪处理的代价会损失画面细节,但从我们日常使用的角度出发(小幅面冲印或小尺寸网络贴图),这种降噪处理的效果的确是非常有效的。
整体来看,由于有EXILIM Engine 4.0的助力,即使是象下图这样的ISO 800画面,给我的观感也相当不错。虽然画面中的细节因为降噪程序而变得有些朦胧和轻微的类油画感,但却同时获得了相当纯净的画面色彩表现,整张ISO 800的图片显得很干净。这种画面取向,与我们传统摄影的某些习惯正好相反。记得我当年在试用奥林巴斯的某款DSLR新品时,还建议用户特地关闭或减弱相机的降噪功能以获得更加锐利丰富的细节表现,但这种画面取向套用到卡西欧EX-Z450这种定位于入门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的时尚机型时就不适用了。对于这种机型的用户来说,由于很少会在屏幕上100%的观察原图,即使照片输出也仅仅是中小尺寸,因此画面整体的纯净度(也就是所谓的“干不干净”)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然我自己未必会特别喜欢卡西欧的这种降噪处理方式,但是我必须要承认这种降噪处理方式和其实际效果是非常适合卡西欧EX-Z450这款产品的。我曾尝试着拿卡西欧EX-Z450拍摄的高感光度样张和另外一台在细节表现较好,但高感光度下画面纯净度不如卡西欧的相机所拍摄的高感光度照片请同事们对比,结果在中小分辨率显示下所有人都选择了卡西欧EX-Z450拍摄的画面。在100%原图观察时意见则明显分为两派——MM们喜欢卡西欧的画面,玩DSLR的则喜欢后者。考虑到卡西欧EX-Z450的产品定位,这个对比的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不想太多研究卡西欧EX-Z450的具体画质问题,对于这个漂亮的时尚小机器,我还是想多展示一些它的特别功能。首先是“美颜”——汗,由于没有能够抓住楼上OnlyLady站的几位美女,我只能请我们DC部门的帅哥耀华同学来做美颜的模特。不过相信大家对于卡西欧相机的这个功能非常熟悉,因此我也不用放出样张原图了(实际是某人威胁不许我放大图)。画面左面是常规拍摄模式下的耀华,右面则是开启了“美颜”功能后的效果。在画面整体曝光改变不大的前提下,某人的脸部光照得到了改善显得更加均匀,另外肤色也被特意增白,脸部的一些细微痘痘疤痕之类也一并被抹去。。。恩,如果在这个模式下你的皮肤还不能显得“吹弹欲破”,那完全是你的皮肤太缺乏保养而绝非卡西欧“美颜”功力不足。
![]() |
![]() |
在按下机顶上的“美颜”按键两次后,我们会打开卡西欧EX-Z450新加入的“风景鲜艳”模式。下图左面为常规模式拍摄的风景,右面则为艳丽风景模式下的效果。可以发现,和美颜模式一样,画面暗部的细节得到了明显的提亮(并没有带来噪点的明显增加),而天空和大楼玻璃上的反光部分则比常规模式显得更加蓝一点。画面整体效果显得色彩明快但又并不过分。另外,除了提升色彩饱和度和平衡曝光亮度外,这个功能还能适当增强画面的对比度,使得在雾蒙蒙天气中拍摄的景色整体反差更大,画面看起来更加鲜明。
![]() |
![]() |
此外,通过按下机身背面的SET键,我还找到了“照明效果”(关/开/其他)这个选项。个人觉得卡西欧中国对于这个功能的翻译不太正确,这个功能实际就是所谓“动态范围修正”或者“阴影补偿”,其程度应该是关/开/加强(英文菜单为EXTRA,有额外、特别的意思)。下面图片中左面为“关”,右侧这张则是“EXTRA”,请大家注意屋顶下的暗部细节差异。
![]() |
![]() |
我手头还有一些使用卡西欧EX-Z450拍摄的样张,作为一款并不以画质为主要卖点的产品,卡西欧EX-Z450的实际表现倒还算可圈可点。这款F2.6大光圈的镜头除了在画面边缘紫边稍大了一点,长焦端最大光圈小了一点(F5.8)外,倒真是还不错。尤其是在开启了艳丽风景模式后,使用本机拍摄的画面锐度比较高,画面看起来很硬朗,搭配比较艳丽的色彩,整体视觉效果可谓不错。
只可惜当我拿到卡西欧EX-Z450后,上海天气就一直没有怎样好过。每天如果不是下雷阵雨便是雾气蒙蒙,天空难得看见一点蓝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卡西欧EX-Z450的艳丽风景模式并没有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只盼着早日能够秋高气爽,让我能拍下一张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绚丽秋景最大程度的发挥相机的能力(这个恐怕已经不限于是卡西欧,任何相机都会需要有这样的好天气)。
OK,先把话题转回来,让我对于卡西欧EX-Z450的画质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作为一款时尚卡片DC,我承认这款新机的画质要比我原先预料的要好一些。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EXILIM Engine 4.0所带来的出色的高感光度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卡西欧将机身内的电路处理能力发挥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几种场景模式加上相机本身的镜头/CCD组件最终获得了很不错的画面效果。我不能够以DSLR或者消费旗舰的画质水准来要求卡西欧EX-Z450,但这款产品用事实证明即使是“外观第一”的时尚机型也未必就要与“低画质”划上等号。
丰富的功能、便利的操作再加上中等偏上的画质,卡西欧EX-Z450足以满足其目标用户人群的各种需要。
想要观看卡西欧EX-Z450的更多实拍样张,请访问: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casio_ex_z450/sample-158331-1.html
说实话,在我一开始拿到卡西欧EX-Z450时,并没有对这款小相机太在意。在我心目中,这种走时尚线路的卡片机美则美矣,但这样的机器又能有多少道行呢?且不论DSLR,即使是消费DC,我通常也只看佳能尼康或者富士索尼,卡西欧的机器通常是不碰的。但是,EX-Z450让我改变了对这个品牌的看法。
如果光说画质,这款相机的1210万像素CCD和4倍光变的广角镜头性能也就算是业内的中游(或许还可以稍微靠上一点)水平,虽然我觉得这款相机在中高感光度下的降噪程序做的不错,但真正确保画质(既要纯净度又要有细节)的高感极限实际也依然在ISO 400上下徘徊。不过,这款相机所拥有的一些特殊功能比如智能AF、比如越来越强大的BESTSHOT、比如广受好评的美颜与新加入的艳丽风景模式,都能为这款相机大大“加分”。
是的,这种小相机本来就没有把我这样的人作为目标用户群,如果我硬是要本着选一款DSLR备机或者消费旗舰的心态去观察卡西欧EX-Z450自然不算成功,但是如果把这款外观漂亮,操作起来又相当简便,而最终画质看起来还很过得去的小相机给MM们使用,我相信它一定会获得相当正面的评价。卡西欧在光学领域并不出色,但作为民用数码相机的鼻祖之一,依靠对于时尚用户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依靠日系企业相对强大的电子技术储备,他们还是能够推出象EX-Z450这样好玩又好用的时尚DC。
最后是价格问题,通常来说一款全金属的时尚卡片相机价格应该不会很低。不过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卡西欧EX-Z450的定价是多少,但看看它的前作EX-Z400目前在京东的行货价格还不到1600元,想来这款新机的初上市定价应该也不会很离谱——应该会是在2000元以内吧。
这个价格,让我想到了前几天我一直在用的富士F75EXR。对比这两款价格相近,但在产品定位上截然不同的小相机,虽然卡西欧EX-Z450没有惊人的十倍光变镜头,也没有值得炫耀的SuperCCD EXR技术,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更时尚漂亮的外观和“傻瓜”的一塌糊涂的智能AF和BESTSHOT。
我不清楚每天看我博客和评测的数码影像爱好者里有多少人会考虑购买卡西欧EX-Z450,但是我还是很诚意的把它推荐给你们家里的各位“领导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