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两位消费者昨天在这家店里购买了佳能的400D单机和适马17-70mm佳能卡口镜头。由于当时事情比较的急,来到中关村也没有怎么转。就来到了这家看上去还算正规的精品间购买。最后佳能400D单机是以5600元的价格成交了,而适马17-70mm镜头的价格是4200元。虽然佳能400D单机的价格比较合理,但是适马17-70mm镜头却比正常售价多了1300元。
与经销商交涉毫无用处
第二天当好友告诉他们这款适马镜头的真实售价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来到中关村找这个商家理论,希望可以将1300元的差价退还给他们。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奸商是怎样也不会让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的。尽管消费者和奸商交涉了2个多小时但是还是没有任何的进展,最后只能无奈的离去了。
找消协真的可以解决这类事件吗?怎样才算是高价呢?
可能很多网友看到这里会说,这还不简单找商场管理者或者消费者协会告他们不就可以了吗?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是无功而返,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这个定义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消协并不是政府的职能机构,不具有执法能力。他们只能就消费中商家与消费者产生的纠纷进行调节。当调节无效的时候,也还是要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如果购买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水货假货,通过消费者协会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高价格的才算是欺诈行为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给消协调节或是进行诉讼增加了难度。用商家的话说就是:“我朋友是搞婚纱的,他们300元进的一件婚纱,租给顾客一天就是400元,你说这算什么?我们卖一台上万元的单反相机,赚了400元就有人骂我们奸商。我们又不是慈善团体,房租一个月上万元,不卖这个价格怎么活。”
所以如果是价格上的不合理,消费者协会也是很难提供有效帮助的。而商城的管理者,在这方面更是没有什么有效办法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那我们消费者真的就只能任奸商欺压了吗?当然不是,与其事后艰难维权,不如事前就考虑周全不给商家以可乘之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购买数码相机之前我们要做些什么?
- 第1页:1300元的暴利
- 第2页:事情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