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片相机的时代中,我们拍摄时候总会提到“宽容度”这么一个词汇,宽容度就是指胶片同时对自然界景物从亮到暗的记录范围。来到数码相机的时代之后,我们称之为“动态范围”。相机的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越大,那么它能够记录的自然界从亮到暗范围的能力越强,画面的内容也就会越丰富。但是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发现往往拍摄的照片效果并不能够十分理想,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后期的调整来进行丰富。
原图的动态范围效果并不理想
在Lightroom中针对高光和阴影进行修改
其实对动态范围的后期调整很简单,首先就是将图片在Lightroom中打开,然后适当的调整一下画面的曝光,亮度感觉合适之后,我们就开始针对“高光”和“阴影”两个选项进行调节。高光部分主要是针对画面中的亮光部分进行增强和削弱,阴影部分主要是针对画面的昏暗部分进行增强和削弱,通过适当的调节之后就可以弥补原图中动态范围表现不足的问题了。
相比原图来说,我们通过后期调节之后的图片在画面动态范围上的表现提升的非常明显。当然,我们这张图片的调节参数大家可以看到,将高光部分调到最低数值,将阴影部分调到几乎最高的数值,因为这张图片拍摄的环境光线非常复杂,所以相机在感光的时候难免会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使用再优秀的相机,也不能够尽善尽美,对于照片动态范围部分的表现都需要后期的辅助。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