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感器色彩艳丽 宽容度高
在进入了天坛的内坛墙后,一组建筑上的琉璃瓦反射的太阳反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是直接拍摄显得过于平常,于是我开始寻找合适的角度。
焦距:18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6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在拍摄时需要一些前景和环境作为点缀,于是我退到了坛墙边,用草坪、树影和树木的枝叶做前景,以坛墙的曲线做视觉引导线,照片用raw格式拍摄,前期曝光以最强亮的瓦面反光为基准,后期处理时将暗部层次拉回,这样就能得到一幅高动态范围的风光照片了,得益于EOS 750D的新传感器的优良品质,照片颜色艳丽自然,暗部细节完整丰富。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接着笔者来到了天坛著名的七星石景观,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明成祖(朱棣)想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建天坛祀天。清朝又在东北方加了一块石头,表示不忘祖籍。因此这里有七大一小共八块大石。
焦距:18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当天的阳光非常强烈,石头表面的高光与树林暗部的光比差别非常的大,这种大光比情况下,数码相机的曝光就要优先照顾高光部分,而暗部的细节可以通过后期提亮来还原。得益于EOS 750D的高宽容度,照片中无论是高光还是暗部,都能清楚的记录下来。
焦距:35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2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这是天坛的长廊景观,长廊俗称72连房,位于祈年殿东面,共72间,为曲尺形连檐通脊式结构。在拍摄长廊时候,要想将其长长的纵深感拍出来,一种方法是在长廊里面去拍,会有着很好的透视感,而当天游人太多,如果这么做最后拍到的也都是人,所以笔者决定直接在外面拍摄,将长廊处理为纵深感强的视觉引导线,与尽头的祈年殿围墙的平行线形成呼应,并且用松枝作为前景来衬托环境。拍摄时同样对高光部分进行测光,暗部欠曝后期提亮处理。
焦距:98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接下来就是天坛拍摄的重头戏,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家们惊为天人的技术水平,也被选作北京的代表性符号。这次拍摄由于时间不够早,游人众多,在内部没法避开游人,所以笔者来到了祈年殿的背部,从丹陛桥下对其进行拍摄。
焦距:62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拍摄古建一定要选择好时间,最好是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光线角度比较大的时候,这样才能利用光线的方向性突出建筑结构,而笔者拍摄时候是下午4点左右,这时候的光线非常有立体感,得利于2420万的高像素,祈年殿的结构清晰分明,能看清每一处斗拱和每一片琉璃瓦,新的CMOS的色彩还原十分润泽艳丽,带给观者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