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结果:佳能第一、索尼第二、尼康第三
统计测试结果的过程非常折磨人,在这里笔者直接给出最终结果:佳能镜头的防抖效果最好,索尼次之、尼康垫底。
当快门速度为1/200秒时,三支镜头均处于安全快门范围中,这个时候即使不开启镜头防抖,只要拍摄的姿势没有问题,一般都不会出现画面模糊的状况。况且笔者是个有多年拍摄经验的“老司机”,100%的成功率妥妥没问题。
当快门速度低于安全标准时,三支镜头均出现了轻微的失误率。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与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各失误了1张,而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则失误了3张。放大观察尼康的样张,其实抖动并不算太明显,后期如果稍微缩小下图片尺寸,依旧有很高可用性。
1/50秒的曝光时间相当于缩减了两档快门,此时三支镜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以85%的成功率领先,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紧随其后,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则再次垫底。除了抖动外,在照片的细节表达上也是佳能与索尼更加扎实一些,尼康的照片细节有些偏软,锐度欠佳。
到了1/25秒,防抖的差距再次被拉开。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以75%的成功率遥遥领先,索尼与尼康则跌至了65%。
到了第四档防抖的1/13秒,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与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全面溃败,成功率不足一半,只有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达到了过半的成功率。到了这个级别,相机握持手感变得越来越重要。佳能与尼康都是单反造型,所以手柄丰满,握持体验也好,只可惜尼康这套的重量比佳能重了160g,而且快门振动也要比佳能EOS 5DSR大,所以并不利于长时间手持拍摄。索尼A7R2采用的是微单造型,手柄较浅,握持起来并不踏实,长时间使用还会很硌手,因此也不利于照片稳定。
到了第五档的1/6秒,三家的表现均有明显下滑。其中佳能与尼康还有勉强的可用性,索尼则直接到了不可用的程度。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用1/6秒的快门拍摄200mm的长焦照片吧。
纵观整体数据,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的防抖效果整体优于尼康AF-S 70-200mm f/4G ED VR与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曲线平滑且符合官方的宣传。尼康虽然官方宣称有5档防抖,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索尼则表现为后劲疲软,仅能达到约3档的防抖效果。
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镜头之所以拥有如此好的防抖效果,是因为其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影像稳定器(Image Stabilizer简称IS),通过采用将部分光学系统平行移动的方式对抖动进行补偿,从而减少因抖动造成的拍摄模糊。佳能1995年发布的EF 75-300 F4-F5.6 IS USM镜头,有幸成为历史上第一支拥有防抖技术的EF镜头,从此拉开了镜头防抖的序幕。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