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P&E上可谓惊喜不断,一方面相机类新品数量众多,另一方面新品的质量也相当的高。值得注意的是,中画幅数码相机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看点。进入数码时代后,中画幅相机一直显得“高不可攀”。而如今,中画幅似乎终于回归大大众的视野之中了。
不再贵族化 中画幅开启亲民之路
中画幅的概念,说起来对于传统相机玩家而言并不陌生。120胶卷,海鸥双反,这些象征意象或许会让大家想起不少曾经的记忆。而实际上,他们都属于中画幅这个大范围的概念之中。如此来说明,或许能给大家带回一些曾经对于中画幅的记忆。
胶片时代,中画幅绝非如现在这般遥不可及,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能有机会尝试
实际上,在数码时代之前,中画幅和全画幅(135底片画幅)之间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的用户区分度。中画幅类相机的价格远没有现在的这么遥不可及,120和135的区别就是胶卷尺寸,拍摄张数上的差别。可进入数码时代后,中画幅基本脱离了大众摄影爱好者能接触到的范畴。原因很简单——太贵了。
之前被欧美系厂商垄断的数码中画幅相机完全是贵族化的产品,几乎彻底脱离个人消费市场
可以说在中画幅相机开始采用CMOS传感器之前,数码中画幅相机已经完全脱离了个人相机市场。动辄10万甚至20万的售价已经可以用高得离谱来形容了。也是无奈,之前欧美系厂商垄断了整个中画幅市场的全部链条(从电子元器件到最终成品机身),欧美品牌为了避免和日系厂商的正面交锋,将中画幅“贵族化”成为了最佳选择。但随着这些年135领域竞争的激烈化,在135全画幅领域内“厮杀”的日系厂商也看到了中画幅这块蛋糕。
日系厂商从传感器到机身系统的全面回归,正彻底改变中画幅相机的定位和市场
实际上横向比较下这两年中画幅和传统135全画幅的价格走向,相较于135画幅领域相机价格的变动幅度,中画幅的门槛已经可以用跳水来形容了。这都和日系厂商进入中画幅领域分不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系成像感光元件代替了原有的欧洲供应商,成为了如今中画幅相机的新选择。而如今哈苏和富士的两款中画幅无反,让更多的摄影爱爱好者,在数码时代又有了一圆中幅梦的机会。
专业不是障碍 体验消除疑虑
在今年P&E 2017的富士展台上,GFX 50s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一直高冷的哈苏,也在本次P&E现场展示了自己的X1D 50c。两台风格迥异的入门中幅相机,成为了这次器材展上,颇为吸引人眼球的存在。
哈苏X1D一改之前哈苏产品的形象,显得非常易用
两款相机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传统上更为亲民易用化的日系厂商,全新的富士GFX 50s反而是一款偏向于专业性的产品。而传统上就走专业高端路线的欧美厂商,哈苏的X1D 50c则是一款从头到尾设计得都非常亲民化易上手的产品,似乎这台哈苏反而更像一个适合高端爱好者的玩具。那么易用化和专业化的中画幅摆在一起,谁会赢得更多关注呢?
出人意料,在展会现场明明设计更为简洁化的X1D 50c反而成为了冷场的存在。除了一台支在三脚架上固定角度的X1D外,也就没有其他了。如果你不是深度烧友,说不定还真找不到这台展示试用的哈苏中画幅无反。
富士在现场设置了大面积的中画幅体验区,让更多人可以接触到这款专业化的中画幅相机
而另一方面,富士的展台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大众体验区,数台搭配不同镜头的GFX 50s在现场提供给摄影爱好者体验。而除此以外,更实在现场设置了大面积的专业影棚拍摄体验区,只要你肯排队,就可以在现场体验一把专业影棚的拍摄感受。也正是因为如此,GFX 50s这台设计倾向性更加偏重于专业风格的相机,反而赢得了更多大众摄影爱好者去熟悉和了解的机会。而从现场的状况来看,这台专业化的中画幅无反并没有因为它的专业化而让大众望而却步,反而这成为了更多摄影爱好者可以学习和了解中画幅产品的好机会。可见,专业化并不是阻碍中画幅普及的绊脚石。
意想不到 国产厂商进入中画幅领域
在本届P&E上,不只是日系和欧美的厂商,国内的镜头厂商也已经开始进军中画幅领域了。这次中一光学就展示了它们的新一代“神作”——中画幅的65mm f/1.4。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国产镜头厂商,或许将成为中画幅推广的又一生力军。
展会一大惊喜,中一光学带来了中画幅的65mm f/1.4
作为系统相机(尤其是高端机型),想要获得认可一方面是机身,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系统镜头群。而如今在无反结构下,更多厂商有机会参与到镜头群的扩展上。这也是近年来无反相机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
系统扩展性方面,中画幅既可向下兼容135全画幅,又可以向上兼容大画幅
正是由于无反相机的实时取景方式方便了手动对焦的操作性,即使是手动镜头同样可以拥有不错的操控精度和速度,因此降低了镜头研发的难度。更多厂商得以有机会推出相应卡口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如此快的看到中国厂商推出中画幅镜头的原因之一。
而这,就引申到了另一个问题——镜头群成本。很多了解中画幅系统的朋友都知道,中画幅系统中机身的成本并不是最大的支出部分,镜头群才是最“烧钱”的部分。更多的镜头制造商加入对于为中画幅系统降低组件镜头群系统是有利的。这一点可以参考135系统中的腾龙和适马这样的副厂的作用。
当然,最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厂商首先推出了新中画幅系统的镜头。而且镜头的规格也相当之高。大光圈+相当吸引人的售价(预计价格在6000元左右)。或许这会成为更多烧友考虑全新的中画幅相机的理由。毕竟中画幅+f/1.4的大光圈,的确是非常诱人。
中画幅已在回归 数码120不再遥不可及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到的,这或许是进入数码时代后。我们在国内的大型影像器材展会中,第一次见到中画幅相机会拥有如此高的出镜率。这的确让人感到欣喜。这是在胶片时代后第一次中画幅有走近大众摄影玩家的机会。而未来,这或许会成为更多烧友考虑的目标。
中画幅相机的个人消费市场大门正在打开
中画幅的回归可以说在近年来颇有水到渠成的意思。一方面是无反系统的成熟和大热,这给原来是大块头的中画幅相机很好的“减肥”的机会,也因此我们看到了如今这些便携性表现更为出众的中画幅无反相机。能更轻松的带出门,才能激发大家使用的欲望,也因此消费者才会有可能青睐于这些产品。
作为如今最大的影像传感器供应商,索尼为中画幅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日系厂商回归中画幅,的确推动了中画幅的成本降低。来自索尼的CMOS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中画幅厂商的传感器解决方案。相较于CCD传感器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好的综合性能。这也是中画幅能够为更多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CMOS传感器带来的相机易用性,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点。CCD时代仅有最低ISO 50可用的中画幅是不可能成为大众用户的选择的。而如今在高ISO下也能保持加高画质的CMOS类中画幅相机,无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画幅相机的使用门槛。中画幅不再只是在影棚中架在三脚架上的工具,它已经成为可以拿在手里,在室外随心拍摄的相机了。
不远的未来,或许我们也能像当年玩儿胶片相机一样更多地体验数码中画幅的乐趣
当然了,现阶段而言,中画幅的价格相较于现在大家熟悉的大部分135单反和无反而言,它们的价格还是高出了不少。但这毕竟还是开始,随着接下来越来越成熟的中画幅CMOS技术的推出,更多厂商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相信未来中画幅有机会能来到更多摄影爱好者的手中。正如当年谁都没想到数码单反会降到万元以下,如今中画幅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