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龚明   |  责编:陈亮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最近备受关注的话题,手机拍照与相机拍照。对于新手而言,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手机和相机的使用界限实际上是越来越模糊。就手机摄像头而言,从根本看它就是相机的衍生品,那么手机摄影和相机发展的界限在哪里,手机摄影和相机分别适合怎样的人群呢?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相机发展历史 从胶片到数码,是传感器的成功进化史

        数码相机发展史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历史。数码相机是胶片相机的延续,但是诸如对焦、防抖等功能,却是从胶片相机开始发展的。胶片时代,相机的核心是镜头+机身,在数码时代,相机的三核心是镜头+传感器+处理器。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数码相机发展实际上是用电子感光元件取代胶片的过程

        从胶片到传感器,是相机发展的一大跨越,从画质而言,传感器的品质决定了相机的成像质量;通俗来讲,传感器尺寸越大,相机成像越好。

        早期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普遍在APS-C画幅以下,而在2000年以前,不要说全画幅数码单反的售价在国内相当于一套甚至于几套房子的价格,就算APS-C画幅单反相机,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2000年,佳能率先拿出D30这台价格亲民的APS-C单反,后来1Ds正式发布,全画幅单反的价格也进入了大家可以接受的合理区间。也就是说,2000年以后,数码单反相机才真正开始走向大众市场,也是2000年以后,数码相机确定了发展的基本方向:全画幅、民用化。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经过长期发展,相机已经基本确定全画幅为主导,APS-C为入门领域的发展策略

        从CCD到CMOS,从小尺寸到全画幅,数码相机的发展史就是传感器的进化史。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全面迈入全画幅微单时代。随着微单相机带来的相机价格降低,全画幅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以前消费者选择相机,大多会从1英寸或者APS-C起步,现在更多消费者会选择直接购买入门全画幅相机。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手机的核心功能是便携性,因此1英寸画幅的CM1,已经是手机的极限

        随着相机向着更大画幅发展,而采用小画幅的入门家用卡片机市场正在被手机所侵占。但是与相机不同,手机对于画幅尺寸有着严格的限制,手机摄像头目前最大尺寸为松下CM1/CM10的1英寸画幅,但是这两台手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消费手机。大众手机中,目前1/1.7英寸算是常见型号中的最大画幅了,而全画幅传感器的面积是1/1.7英寸传感器的21倍。

    数码相机的核心三要素:镜头、传感器、处理器,一体化是相机与手机的相同之处

        如果说传感器的发展代表了相机的进化过程,那么从单反到微单,是传感器功能一体化成熟的标志。

        镜头、传感器、处理器是相机三大核心。但是除此之外,相机还有快门组件、测光组件、存储设备、取景设备等众多功能。这些功能在单反时代都是依靠单独的组件完成处理,例如单反系统有独立的对焦系统,有独立的测光系统,依靠反光板上的副反光板来获取光线信息,从而进行运算。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相机除了三大核心部件之外,还有众多组件,需要依靠独立电子设备完成

        实际上,反光板、快门组件等等,都是复杂的机械结构,这些结构一来不利于减轻体积重量,二来不利于降低售价成本。但是微单相机,直接去掉了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和额外的对焦测光组件,这些功能都依赖于传感器实现。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虽然传感器功能在逐步加强,但是机身尺寸是绕不开的门槛

        相比于相机,手机实际上是集成化更为明显的设备。手机摄像头对于空间的要求更为严苛,所以很多功能实现并不容易。例如如今相机大量采用机身防抖,但是手机上光学防抖技术仍然是起步阶段,至于对焦性能,手机更是和相机相差甚远。可以说,随着相机传感器集成化的继续发展,手机在功能性上和相机的差距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大。

    从机身到镜头 光学瓶颈是手机和相机的公敌

        实际上在近几十年内,光学设计的进步是有限的,而且这是相机和手机均无法逾越的鸿沟。镜头受制于物理因素限制,想要好的成像质量,体积和重量是无法得到缩减的。所以可以看到,新晋的相机镜头体积实际上是越来越大,而手机想要实现真正的光学变焦,受制于体积限制,也是难以实现的。如今手机的各种变焦功能,从根本上依然是多摄像头的功能延伸。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不管是手机还是相机,光学结构是限制体积的绝对因素

        除了光学质量,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光圈与虚化。光圈是镜头的核心指标,但是虚化能力不仅受光圈影响,还受到焦距、传感器尺寸和拍摄距离的影响。从硬件来说,手机的小画幅决定了手机有限的虚化能力和焦外表现,想要实现相机的物理虚化,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今的手机摄像头,虚化更多依靠后期算法,将不同照片进行叠加运算从而得到虚化效果,而非相机的直接拍摄获得物理虚化效果。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受到镜头的限制,手机想要和相机一样获得真实的物理虚化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手机来说,突破光学限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多摄像头技术。通过不同焦距摄像头来提升镜头的变焦能力。但是手机不同于相机,手机无法更换镜头,因此每个摄像头都意味着需要一个单独配置的传感器,这样实际上也增加了手机的生产成本。另外,手机为了实现人像拍摄的自然虚化,更多的是依靠于算法,从局限性来看,光学结构实际上限制了手机的进一步发展空间。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对于手机来说多摄技术是一种突破,但是镜头的确是限制手机摄像头发展的一个瓶颈

    手机摄像发展是卡片相机的延伸,专业相机地位无法取代

        很多朋友会说,手机拍照越来越好,相机销量越来越差,我们还需要相机做什么?

        相机和手机,都是拍照设备,可以说是相同的出发点。但是二者有着不同的存在价值,相机的目的是提供更专业拍摄体验和更好的拍摄效果,而手机则是更便携的拍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毫无疑问日常拍照手机是最合适的工具,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但是如果真正想要拍一张好照片,相机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手机的优势在于便携,如今摄像头发展在迅速,也不过是家用入门卡片机的延伸

        虽然如今手机取代了大量入门相机的市场,那并不是手机战胜了相机,而是便携性与智能化战胜了传统的家用相机。手机现在实际上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卡片相机,但是如今的摄影器材发展,专业和入门已经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对于手机而言,优势是便携、易用、随时随地的拍摄。

        对于相机而言,优势是高画质、镜头优势与动态捕捉能力。

        手机和相机代表了影像的两种发展形态,他们起源于相同的方式,但是如今是已经截然不同的两种产物。如果您想要认真学习摄影,那么毫无疑问相机是绝对的第一选择。如果您手中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入门全画幅微单,例如EOS RP;如果您打算省点钱,例如佳能M50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如果是入门选购,APS-C微单同样是好选择

        最后一句话:如今拍照,手机已经足够好了。但是如果您想要进一步了解摄影,那么一台相机,是您必不可少的选择。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门不同路 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dcdv.zol.com.cn/712/7120858.html

    dcdv.zol.com.cn true //dcdv.zol.com.cn/712/7120858.html report 5235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最近备受关注的话题,手机拍照与相机拍照。对于新手而言,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手机和相机的使用界限实际上是越来越模糊。就手机摄像头而言,从根本看它就是相机的衍生品,那么手机摄影和相机发展的界限在哪里,手机摄影和相机分别适合怎样的人...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聊一聊手机和相机的拍照发展史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 数码摄像机
    • 新品上市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