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25日正式发布了全新固件,也就是所谓的“后对焦技术”。对于这个名词大家可能有点陌生,那么换一个说法就是:先拍摄后对焦;而与其类似的产品大家一定很熟悉:光场相机。近年来,光场相机已经被炒得火热,而手机厂商也已经把“先拍摄后对焦”当成了宣传的噱头,究竟什么才是“光场相机”,这一次真正在相机上实现的先拍摄后对焦又是怎样的技术?下面笔者为大家一一解答。
·光场相机到后对焦 理论相差甚远
在最近,随着光场相机的正式上市,很多地方开始流传出一个“光场相机彻底淘汰单反”的言论,很多朋友还在争论这个话题是否成立的时候,松下悄无声息的把后对焦技术固件放了出来,这是第一次在相机上实现后对焦技术,下面我们就来先看一下这个固件的操作和使用。
松下后对焦技术演示
关于光场相机,虽然技术上很前卫,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是那么理想,最新上市的光场相机大概等于一英寸的传感器,有效图像像素为500万左右。这里我们来温习一下光场相机的故事,光场相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光线进行计算,而获得一组“光的数据”,而不是我们传统成像中的光学投影数据。这种“影像”,并不是真正的成像,所以没有景深的概念,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一张可以变换景深的照片。
对光场相机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与后对焦技术所混淆,很多专业媒体也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显而易见,光场相机中,我们所操控的是“景深”;而手机和相机中,后对焦技术操控的是对焦点的位置。不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光场相机还是后对焦技术,在目前的适用范围下,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先拍摄后对焦,也就是拍摄一张“泛焦”的照片,然后通过后期选择来确定焦点。但是,虽然效果一致,后对焦技术与光场相机在成像层面不同:后对焦技术是对焦层面,技术实现靠改变的焦点;而光场相机的技术层面是景深,技术实现靠控制成像景深。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文章会有做深入说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现在的先拍摄后对焦技术是如何实现的,相机上的实现原理和最近热门的“光场相机”又有什么不同。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