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对于耳塞市场颇为关注的发烧友,近些年在各种交流场合都很难避得开一个国产品牌,那就是创立于2015年的水月雨。作为国产耳塞品牌后起之秀中表现相当亮眼的一个,水月雨在过去数年依靠不断地推陈出新,算是在国内发烧圈子拥有了自己的独特定位。作为一个看着水月雨成长起来的发烧友,自然也是对于这个品牌的产品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很难说一个品牌能够多年来持续保持自己的研发实力且基本不出声音有硬伤的产品,不过水月雨算是目前我个人认为少有的、在接近这条路径的国内耳塞厂商了。
几年前,水月雨品牌的号召力还没如今这般规模的时候,水月(品牌主理人)自己则在各种论坛平台中活跃着。作为一个吧友/坛友,起初并不把烧友“小打小闹”的想法看作多么能够挑战国际大厂产品的实力竞争者,早期的水月雨也给人以一些包装不够现代、细节不够成熟、声音风格不够大众的印象——当然,现在已经蜕变了。最早的水月雨,依靠 VX 等平头耳塞产品来吸引烧友群体,例如从 M1N VX 到后来的 VX PRO,可以说是早期水月雨的一个典型打开认知度的产品例子。VX PRO 的声音如今看来依然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完成度其实也不错,结合黄铜材质的腔体,可以说是给消费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黄铜腔体加上竹制盒子,这就是早期水月雨产品“刻板印象”式的面貌。
依靠平头塞打开认知,水月雨也开始生产一些主流市场更加青睐的入耳式耳机产品,早期的 IX 便是其中之一。到后来进军动铁耳机市场推出四单元多动铁入耳耳塞 A4,不过仅是一两年时间的事情。同样是在 A4 发布的2017年,水月雨还推出了第一款高价位平头耳塞产品,那就是烧友们津津乐道的“花洒”——Liebesleid,同样黄铜镀铬,但是却用上了一特斯拉级别磁通量的无纹动圈单元。“花洒”的声音特性可以说是被很多平头塞爱好者所认可的,与大部分同时代高价平头耳塞选择高阻道路的做法相背离,“花洒”不仅易于驱动,也拥有相当高的潜力可供高阶玩家挖掘。可以说,Liebesleid 是水月雨产品开始成熟化的某种意义上的标志之一。
转眼进入2018年,水月雨推出了国内第一款使用 DLC (Diamond-Like Carbon)即类钻碳材质振膜的动圈入耳耳机,即 Kanas 系列,包含 Kanas 和 Kanas Pro Edition (KPE)两个型号。一经推出便获得广泛好评,KPE 也给后续水月雨动圈耳塞产品的良好发展定下了相当高的起点。Kanas 系列的经典造型也在后续的多款产品中得到家族式的沿用与升级,包括但不限于旗舰动圈入耳耳机“光”、KXXS、Kato 和 Aria 等等。
同年,水月雨也推出了 A4 的后续产品 A8,将八单元动铁入耳耳机的价格拉到五千以内,声音表现比起 A4 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2018年也是水月雨圈铁耳机开始进入市场的时间段。自此,水月雨基本形成了如今依然保持下来的几条主力产品线。
2019年,KPE 后续产品 KXXS 的发布可以说开启了千元级动圈入耳耳机争相进步的新阶段,但是同时期 KXXS 在声音综合表现上依然难遇对手,也打破了一些圈子对于“水月无低频”的偏见,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反响。A8 的升级版本 S8 以及 Blessing 的第二代产品,均在发布后持续热销,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口碑,也彰显了品牌的技术实力。低价位的入烧良品银色飞船以及平头耳塞产品的后续型号“花洒二代”夏空(Chaconne)、VX Classic 均获得销量、口碑双丰收。
后疫情时代,随身发烧圈的市场格局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的之间的分野被逐渐填补,水月雨的高端产品线也动作不少。旗舰动圈入耳耳机“光”(Illumination)作为动圈系列的扛把子可以说是吸引到了包括笔者在内的非常多原有的 KPE、KXXS 用户,当然也给对于水月声有认同感的动圈党们一个升级的好机会。同样定位高端的还有搭配了声扬全新驻极体静电单元的混合单元耳塞产品“日轮”。面对着中低价市场的内卷,已经成熟的动圈耳塞系列也及时进行了更新,从500元以内的超级银色飞船两兄弟 SSR、SSP以及 Aria,到千元内的星野(Starfield)和近期新品 Kato,各价位段均无空缺。针对于消费级市场,水月雨也针对性研发了售价仅为两位数的“夸克”(Quark)和百元档位银色飞船的升级型号“竹”(Chu),对于预算有限的发烧友也提供了超出原始价位应有水平的产品选择。
面对着真无线耳机时代的大爆发,水月雨也陆续推出了多款 TWS 产品,早期的 Spark 经历多种版本更迭后以超出竞品水平的声音表现获得发烧友认可。而低价位也拥有主动降噪功能的“猫饼”(Nekocake)也获得了不俗销量。
不光耳机产品,如今针对随身发烧市场小尾巴形态解码耳放一体机产品正热门的环境,水解贰式、晓等小尾巴产品也成为了水月雨研发的核心。除此之外,针对于已有成熟产品的定制耳机业务也在蓬勃发展着,独立的 Reference 单单元动铁定制耳机也被科学 Hi-Fi 党们广泛认可。
在过去的几年里,水月雨产品的发展可以说是国内耳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小工作室手工组装到成熟的生产链与科学的调音体系,从简陋的竹制包装+口口相传式营销到行业里已成风景的二次元形象营销,从单一的产品线到遍布随身 Hi-Fi 各品类的业务规模。行业在发展着,水月雨作为耳机行业的一份子,其发展之迅速,也是被发烧友、消费者看在眼里的。一个品牌很难十全十美,但是能够做到这样的成熟度和自洽的体系,已经是值得刮目相看的了。
最后,简单介绍几款目前热推的水月雨产品吧。
Kato:千元级动圈入耳耳机,分为光面版和磨砂版两个版本发售,全称为 KXXS Advance Technology Optimized。Kato 搭配了水月雨全新研发的清泉套,腔体采用了 MIM 粉末冶金制造,拥有比前代产品更加高的硬度和更加耐久的表面。声音表现均衡。低频量感适中,速度感以及干净程度都在千元档做到了相当好的水准。人声有一定距离感,可以良好还原录音中的人声口型,细节丰富。人声的风格没有太多偏向,音染偏少,女声的线条感尤为突出。Kato 对于各类乐器的音色和质感表现也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水平。高频亮度适中,没有毛刺感和明显的齿音,听感舒服。声场比较规整,解析力相当出色。总的来说在目前千元级市场内卷化严重的情况下依然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动圈良品。
竹:入门级动圈入耳耳机,拥有两种佩戴方式——绕耳和直插,腔体针对于不同佩戴方式进行了贴合性较高的设计。竹同样配备了三对不同大小的清泉套,腔体材质为锌合金。竹采用了一对 10mm 即标准偏大尺寸的镀钛振膜动圈单元,但是腔体本身依然比较小巧,适合于侧躺等环境佩戴。耳机本身的指标表现符合水月雨一贯对于指标的高标准作风。28Ω 的阻抗结合 120dB/Vrms 的灵敏度十分好推,但在自家的水解贰式上也可以发挥出远超价位的水准。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少,厚度到位,弹性相当好,下潜出色,速度感非常优秀。人声结像精致程度在这个价位很难挑得出毛病。男女声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向性,音染很轻微且在中上盘,基本处在比较准确的范畴内。弦乐器和金属管乐器的回放普遍表现良好。高频亮度适中略偏亮,中高频非常顺滑。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良好。竹显然是一条低价位的尺子型耳塞,为了帮助入门级用户树立良好、健康听音审美而设计,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猫饼:入门级真无线降噪耳机,围绕“猫”为核心元素进行设计,加入二次元形象“水月有希”语音提醒功能。降噪深度和频宽范围表现都不错,对于初次尝试低价位降噪 TWS 的用户来说,可感知到明显的低频噪声减弱。延迟等方面,猫饼均有不错的优化。声音方面,在线条感和总体平衡度上在三四百甚至更高价位的一些主打声音表现的 TWS 面前都有优势,总体素质是超出原始定价的。人声表现较为突出,音色有渲染但是控制得还不错,清晰度、结像大小以及距离感都把控较好。弦乐器总体表现良好。没有这价位一些 TWS 常见的问题比如明显的低切感、高切感以及中高频的过分突出等等。综合声音表现和降噪性能,猫饼是入门级价位上非常值得考虑的真无线产品。
光:目前的水月雨旗舰动圈入耳耳机产品,腔体采用钛合金材质,硬度足够高。表面经过了特别处理,加入了 TiN 陶瓷涂层,日常使用很难给腔体表面留下什么痕迹,金灿灿的外观也与旗舰定位相称。单元配置方面,光采用了一对直径为 11mm,振膜材料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球顶 + PEEK 高阻尼悬边组合的动圈单元,属于中大尺寸的单元,这倒是与它相对小巧的外观形成了对比。声音方面,低频量感并不算多,控制的比较得当,比较注重速度感,收放速度比较快,但是并没有质感偏紧的现象,而是相对保持在了比较宽松的状态。人声距离相对比较近,偏向并不明显,口型还原能力在这个价位算是不错的。用光来听大部分的弦乐作品都能带来非常好的体验,乐器本身的质感反映得非常好,音色也相对较准。管乐器表现在高价动圈里面也是属于较高的水准。横向有非常好的空间感,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还不错。瞬态表现出色。总的来说,光无疑是符合旗舰定位的高端动圈入耳耳机,对于动圈爱好者显然是这价位避不开的优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