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 CMOS来临 功能更多被注意
2007年出现了一台在整个相机历史上很重要的产品,那就是尼康D3,尼康D3虽然使用了全画幅传感器,但是很新的工艺和仅有1200万的低像素瞬间掀起了人们对于高感的一种崇拜,当时ISO 6400可用是D3的口号,也是一种大家的向往。
尼康D3
2007就那么过去了,2008年出现的给力新品实在是不少,而且出现了我们现在颇为主流的一种机型,也就是没有反光板的大尺寸传感器可交换镜头相机,松下G1是先行者,而三星NX10则是APS-C无反相机的第一款,这2款相机以及其他品牌的衍生品成为了目前关注度很高的产品。
2008年还有2款与画幅有关的产品,一款是飞思P65+,这款用于645相机的数码后背是世界上第一款达到了645全画幅的数码后背,让人们在使用120镜头时不需要考虑什么转换倍率之类的事情,可以尽可能的发挥645相机的视角优势。
另一款就是松下LX3,这款产品使用了非常特别的冗余传感器,无论使用4:3拍照还是使用16:9拍照都不需要进行裁幅,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冗余传感器是一种浪费,不过传感器的成本下探空间是十分可观的,冗余传感器一定是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