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 拍摄题材颇受限制
那么说了这么多“抖传感器”的优势,不少朋友一定认为这是个很棒的逆天技术。但是既然它这么好为什么并没有被更多厂商采纳呢?这段,我们就来聊聊“抖传感器”合成技术的一些不足。我们知道,最新的这种传感器位移技术是基于同一视角,做1像素或1/2像素步长的位移来实现。这里最大的瓶颈就在于被拍摄场景内的物体不能发生移动。
高像素照片的获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看上面这两张位移展示图相信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种“抖传感器”拍摄方式如此费时
因此,实际上能够采用这种传感器位移技术拍摄的题材是非常受限的。这从奥林巴斯的E-M5II的“高精细摄影”介绍中也能看到,这样“抖传感器”的高像素照片的拍摄是有着非常多的“规矩”要遵守的。曝光时间、光圈控制、拍摄场景的光源控制,等等这些都需要符合要求后才能完成一张高像素的照片,由此可见即便是抖,也是个技术活。
有时场景固定并不难,可是想要让人也不动地待上2秒真的不容易(点击下载原尺寸大图)
为了说明,这里我们展示了一些采用传感器位移技术合成的照片细节。可以看到,在静物拍摄时这种特殊的拍摄模式的确带来了更为优异的细节表现力。但是在画面中出现移动物体的时候,这些部分像素信息的不统一性带来了画面上的这些奇怪成像效果。
拍摄静物时,超高像素有着极强的优势(上图黄圈内为100%截图部分)
因此就现阶段的传感器位移合成高解析照片而言,它更符合商业棚拍照、风景照等拍摄场景非常固定,画面内出现移动物体概率极低的摄影题材类型。而画面内有较高概率出现移动物体、或是用于拍摄移动物体时,这种“抖传感器”的技术的短板就会显现出来。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