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第二个全幅微单诞生后 回看微单无反10周年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高君义   |  责编:李金昊

        自2008年M4/3系统发布以来,微单/无反结构相机已经正式走过了10年。十年时间,无反结构从小小的M4/3,扩展到如今从M4/3到中画幅的全覆盖。如今的微单/无反已经成为画幅覆盖最广的一种相机类型。而随着尼康回归微单市场,我们来聊一聊这10年的微单发展之路。

    第二个全幅微单诞生后 回看微单无反10周年

    画幅10年变化:M4/3到中画幅 微单渐成主力

        短短10年时间,微单/无反相机的画幅首先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从最早的M4/3,到如今的中画幅44x33,画幅的不断增大也是无反相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画幅的不同,带来了画质的翻天覆地变化。从强于卡片弱于单反,到如今逐步赶上甚至超越单反相机。微单/无反相机画质的不断进化,画幅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客观元素。

    微单无反10周年,尼康,哈哈哈哈哈哈哈
    松下G1,这款在2008年发布的M4/3相机,甚至没有视频拍摄功能,而它开启了微单/无反时代

    微单相机画幅变化10年重点大事件:

        2008年9月23日 第一台M4/3无反 松下G1

        2010年1月4日 第一台APS-C无反 三星NX10

        2013年10月16日 第一台全画幅微单 索尼A7/A7R

        2015年10月20日 徕卡推出全画幅无反 Leica SL

        2016年1月22日 第一台中画幅无反 哈苏X1D-50C

        2018年8月23日 第二个大众影像品牌推出全画幅微单 尼康Z6/Z7

        附注:微单和无反实际上是对同一种可换镜头相机的不同中文命名方式。英文同源于M irrorless camera。微单这一中文翻译源自早期的索尼NEX系列,之前的更多机型被称之为无反。而后不同厂商对此类相机的中文称位也有所不同,如富士,松下,哈苏等喜欢将此类产品称为无反,而索尼,佳能,尼康则将此类相机叫做微单。本文文中也会因不同品牌不同而穿插微单和无反两种命名方式。各位能了解到微单和无反本质上是相同类型的相机即可。此外,因为徕卡本身品牌的特殊性,与大众影像消费市场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讨论。

    第二个全幅微单诞生后 回看微单无反10周年
    实际上不只是画幅面积增大,大底机型占比的增加也是微单机型如今发展的一大趋势

        画幅的不断增大,实际上也是得益于无反结构本身。无反结构无需大尺寸的反光板结构与大体积的光学取景器,这实际上大幅度降低了无反相机的工业生产难度以及对上游厂商的依赖度。也正因如此,我们能看到更多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到无反相机的领域之中。

    微单无反10周年,尼康,哈哈哈哈哈哈哈
    无反结构,让相机机械结构得以简化,对于大尺寸传感器机型的开发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而随着如今对相机画质追求的愈演愈烈,更大的卡口,更大的画幅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制造商共同的追求。我们或许不会在短期内看到更大画幅的无反出现,但较大画幅的无反无疑将成为微单/无反市场上的主流。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第二个全幅微单诞生后 回看微单无反10周年//dcdv.zol.com.cn/696/6965391.html

    dcdv.zol.com.cn true //dcdv.zol.com.cn/696/6965391.html report 2120     自2008年M4/3系统发布以来,微单/无反结构相机已经正式走过了10年。十年时间,无反结构从小小的M4/3,扩展到如今从M4/3到中画幅的全覆盖。如今的微单/无反已经成为画幅覆盖最广的一种相机类型。而随着尼康回归微单市场,我们来聊一聊这10年的微单发展之路...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 数码摄像机
    • 新品上市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