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幸采访了三位对长城摄影非常感兴趣的摄影老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们的分享吧,希望每个老师都可以拍出理想的长城摄影作品。
第一位采访老师:魏兴东老师
魏老师是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丰台区摄影家协会理事,多幅作品刊登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报》等多个报刊杂志,并入展“北京国际摄影节”“丽水国际摄影周”和“平遥国际摄影展”。
以下为魏老师的个人分享:
我对长城摄影情有独钟
退休了,仿佛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从忙忙碌碌,到无所事事,让人一下子找不着北了。不少人沉湎于安逸,颐享天年。我和大多数朋友一样,寻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所以我选择了“摄影”,摄影为我打开了一个窗,让我看到了很多的美好和新奇,愉悦了心情,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焕发了青春,摄影可拍摄的素材很多,我非常喜欢的就是拍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书写着中华文化文明,是摄影师钟情的素材。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为例说说拍长城要注意的事项:
1.掌握好时间节点。虽说长城四季有景,但春天的杏花盛开,夏天的雨后云海,秋天的漫山红遍,冬日的雪花飞舞等应该是更好的拍摄时机,出片的几率要大些,出发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和花期信息。
2.拍摄长城一般要准备长焦(如:70—200等),广角(如:14-24,16-35等)两款镜头,用于拍摄局部或大画面。
3.选择较高的拍摄机位。俗话说,“登高望远”。长城就像一条龙,横卧山巅低谷。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到她的全景,拍摄到她的真貌。
八达岭长城北八楼应该是最高点,东西南北可以尽收眼底。九号-十号敌楼不仅地势险要居奇,还可北望仰视,可谓理想拍摄机位。
4.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业余摄影群里年长者居多。长城摄影耗时较长,体力消耗巨大。出发前要积蓄体力,行摄时要合理分配体力,量力而行。身体虚弱者切记不可勉强。即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带足饮用水,应急药品,登山杖…等,以备不时之需。
希望以上几点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第二位采访老师:李忠民老师
中国摄影家家协会会员,北京旅游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自1987年发表第一幅摄影作品至今,在全国各种摄影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作品三百余幅(组),乐于拍摄新闻纪实、风光小品等,是多家图片社签约摄影师,并多次作为摄影大赛的评委之一,现为中华建筑报报社主任记者。
以下为李老师的个人分享:
摄影有种神奇的魔力
自从踏进摄影这个艺术殿堂,我的心就没有停止过飞翔。有人说:如果你爱他,那就教他学摄影,摄影是天堂,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你恨他,那也教他学摄影,摄影是地狱,可以榨干人所有的精力和钱财。这看似一句玩笑话,仔细想来,却真的涵盖了摄影人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那些能够坚持下来并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摄影之路必定充满了喜怒哀乐。
简单谈谈我对拍摄长城的一些体会,主要从摄影构图、用光、影调等方面简要介绍一下自已的创作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构图要有层次
很多段长城,都是顺着山脉走势进行修建的,在拍长城的时候,我们也是登到这个山脉的顶端,来进行拍摄,但是这样拍,会导致照片整体看起来比较空旷,画面比较平淡,没有立体感,主要是我们的构图出了问题,要想让我们的图片有立体感,就要学会利用前景,可以让照片看起来更有层次感,更饱满一些。这时我们可以调整拍摄方位,在拍摄的时候,让前景有一些树木。或找到长城成“人”字形的位置进行拍摄,这样就有了一个三角形的前景,也可利用不同颜色的树木,也会为照片增加很多色彩。比如在拍摄的时候找到树叶,树木,花草,让这些花草树叶等进入镜头,形成漂亮的前景,然后再拍摄远方的长城。大自然的植物,结合上石块长城,让长城照片充满活力。
学会利用长城自身的框进行拍摄,长城上的烽火台有框,城墙上也有框。让这些框作为照片中的框,形成画中画的效果,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二、学会用光
没有光就没有层次,所以选对光线很重,拍摄长城和拍摄其他风景一样,我们也需要选择时间,因为好的时间,才会有好的光线,好看的颜色,才会有好看的照片。选择在清晨和傍晚这两个时间段拍照片。就是因为,日出后和日落前1小时的光线最为柔和。
这个时间段拍摄的风景照片,受光的部分不会亮得发白(过曝),背光的部分不会一片死黑(欠曝);阴影和高光之间的过渡很柔和,细节都可以表现出来,层次分明也有立体感。
三、色彩影调搭配
一张图片的色彩影调搭配非常重要,它能使片子异常出彩,但如果处理不恰当的话,大片也可能变废片。
长城两边,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色彩都不一样。
粉嫩的春天,翠绿的夏天,金黄的秋天,雪白的冬天。
每一种色彩对应一个季节,每一种色彩都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
长城在各种颜色的衬托下,会焕发出不同的魅力。除了找一些色彩和谐的景物配合主体,平衡画面色彩外,还要注重光线的变化,这就说到上面提到的要早晚拍照,因为他也影响着我们的色彩和影调,光线没那么刺眼的时候,暗的地方颜色自然稍微偏冷,亮的地方自然偏暖。一张片子从暗到亮,从冷到暖都有,就能为整个画面增添立体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风光摄影时机都选在日出或者日落时分。
以上是本人拍摄长城的一点体会,拋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采访老师:刘玉奎老师
老北京人、耿直豪爽、善交朋友,喜欢绘画、雕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进修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中国电影刊授学院、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府网站志愿摄影师等。
他曾经在大山里生活过20多年,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大山里的一切有着特殊的感情,喜欢上摄影以后,他对大山里的美景更是情有独钟,他时常与友人结伴,游走在奇峰峻岭中,寻机拍摄美景,多年来他所拍摄的作品无数,唯有大山中拍摄星空与长城是他的最爱,他爱大自然更爱长城摄影,拍长城,这一拍就十年。
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老师的影像世界,听听他的分享
庆幸此生我能与摄影结缘
我曾经在密云工作生活了25年,1995年回到了城里,从此远离密云那方山水。梦中不知多少次回到那片撒满我们青春与激情的热土。每当我挎着相机游弋在城市中,看到那些高楼林立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拥堵不堪的交通等等,这些天天浮现在眼前的景象似乎使我麻木,创作激情渐渐逝去。于是,走进大山去拍摄的想法从心底油然而生,经过几次尝试,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创作主题——长城。
对我来说,约着三五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拍摄长城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我们在长城大山之间寻机拍摄美景,寒冷中我们有欢笑,饥渴中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最大满足。当日落和日出的美景呈现在久居城市中的我们眼前时,我们被那震撼人心的景色所感动着,在一片清脆的快门声中,美景被定格在卡中。同时那美好的记忆也将永久的刻印在脑海中。我相信每一个看到那时那景的人都会被那壮丽的画卷所感染。大自然的魅力无边,造物者的赏赐无私给予给欣赏它们的人,我深深爱上了长城摄影。
长城多建在山势险峻的深山大岭中,行摄山中有一定的危险。我想跟大家强调的是,决不能冒险侥幸行事,该退就退,该放弃就放弃。拍摄前一定做好准备功课,不能脑瓜一热说走就走,未知的危险也许就在你身边,找志同道合摄友结伴而行很重要。保证通信器材良好,必备照明设备,充足的干粮和水等。
在拍摄长城的画面形式上面,我更注重线条层次、光影色调、配合四季天象等要素尽量追求出佳作。拍摄长城路途很艰辛,一定要有好身体、有时间,还要碰运气,安全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还要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垃圾要随手携带,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拍出好的作品。
感谢以上三位老师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每位老师都可以拍出美美的长城摄影作品。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每周学摄影】 如何拍好长城 资深摄影师经验分享https://dcdv.zol.com.cn/806/806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