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 够执着 佳能式拨轮设计早已奠定
聊到相机机身,我们还是从操控和外观讲起。可以看到虽然都是单反,23年前的EOS 5和现在的EOS 5DS/DSR还是有着颇大的区别的。显然EOS 5的外形更具棱角感,而其独特的军舰部造型也能让人一眼认出EOS 5和EOS 5DS/DSR的巨大区别。“发型”的不同,让人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设计风格的变化。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佳能单反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就已经相当成熟了
对比下当时“傲娇”的尼康手柄设计,就知道佳能在当时有多么厚道了
手柄部分,这里是要好好肯定一下佳能的设计的。不同于同时代F90X那“楞不拉几”的手柄,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佳能的单反手柄就已经有了非常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手柄深度,手指握持轮廓等都有着相当高的完成度。佳能在人机交互方面下的功夫的确是值得让人尊敬,优异的操控舒适度的确是当时竞争对手尼康单反所不具备的。
佳能专业机身双波轮的设计已经在这款EOS 5上体现出来了,背部立式拨轮+手柄前拨轮的设计在23年前就以奠定下来,双拨轮的设计既符合EF系列镜头的设计模式(EF镜头的事儿,后边详聊)也更能满足快速操作的使用需要,可谓是非常经典的一个相机设计。
当年EOS 5的模式拨盘是集合了相机电源开关的,笔者觉得这是个相当不错的设计
此外,机身上的模式拨盘也已经在EOS 5上出现了。不同于现在的是,EOS 5的模式拨盘上集成了电源开关,而现在的EOS 5DS/DSR上则已经把开关独立出来了。笔者认为这样最大的好处还是避免误操作和提高操作效率,电源开关的独立,实际上让相机的操作更加简单明了了,因此可以说是现代相机设计在操控性上的不断完善。
当年的EOS 5在机背就有佳能非常品牌特色的后波轮,而相机机背已经可以进行很多设置了
至于机背按键方面,由于EOS 5仍然是胶片机,自然省去了大块的背屏显示,而机身功能性上因为胶片本身的特性很多设计是现代数码相机具备而传统胶片相近所不具备的(如白平衡、色彩模式设置以及回放相关操作按键)。但是很多EOS单反系统的基本操作设计在这款EOS 5上已经奠定下来,我们熟悉的测光模式选择、ISO设置、对焦点选择等已经具备其雏形。只是这些现在已经集成在右手的肩屏前,而在EOS 5上则设计在了机身后背上。
当然了,作为胶片时代的特色,EOS 5的后背上是有专门用以做时间戳的数字后背(注:这真的只是用以操作和在胶片上增加时间记录的机身后盖,和我们现在常说的数码后背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大家别误解了)。现代数码相机的照片在拍照时可以附带拍摄的时间信息,可当年的胶片可做不到,为了得到拍摄时间记录,要么拍摄者自己准备个小本本记录下来,要不就要靠这种在照片上加时间戳的模式了。
推荐经销商